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向日葵花的病虫防治

发布时间:2025-04-24 10:1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花的病虫防治

向日葵菌核病e58685e5aeb,又称白腐病、烂盘病。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一、发病症状

1.立枯型

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表皮破裂,由于茎内输导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运输,叶片开始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而脱落,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枯死。

2.烂盘型

这种病症在谢花期以后最重,当花盘受害时,在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花托呈褐色且软化。遇多雨天气,病斑迅速扩大,可穿透花盘,由背面转向正面,长出一种白色菌丝,造成花盘腐烂,使籽粒不能成熟,严重时可造成籽仁腐烂或籽粒自行脱落。

二、发病原因及流行规律

1.发病原因

主要由菌核萌发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在土壤中可生活2~5年。其侵染方式有二:一是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当它与寄主相接触后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即为这种侵染方式;二是菌核可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经过风雨或昆虫传播到寄主作物上,子囊孢子发芽后即侵入寄主内,向日葵烂盘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后引起的。当气温在20℃、相对湿度达80%时,最适于菌核的萌发,也是花盘发病最严重的时期。尤其是在多雨之年,在一些低洼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和连年重茬或迎茬的地块上发病率最高。7~8月份如果遇到多雨低温时,发病率较高。

2.病源及流行规律

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发病时菌核较多。菌核在-40℃或湿热55℃时经10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30天即腐烂死亡。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可直接形成菌丝侵染寄主,也可形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寄主表面后,发芽成菌丝侵染,致使向日葵发病。病原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为10%以上,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土壤中的菌核大多分布在0~10厘米的土层中,菌核萌发的菌丝直接可从伤口侵入向日葵的根或根茎部位而发病。土壤表层的菌核都可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茎叶或花盘,可直接或从伤口侵入。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和酶类,促使寄主组织腐烂分解,出现病害症状。

三、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

发现病株,要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丧失,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减轻发病。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2.药剂防治

①用40%纹枯利800~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背面1~2次。②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1~2次。③用50%速克灵500~1000倍液,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④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公顷可用70%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湿润的细土150~225千克,掺拌均匀后撒在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3.滴灌防治①利用滴灌控制水量。利用膜下滴灌调节供水量,避免了低洼积水现象,控制田间湿度,从而降低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

②利用滴灌进行随水施肥。膜下滴灌提高了作物抗病的能力,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可省肥20%左右。膜下滴灌节水50%,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滴灌随水施肥、施药,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 鸡爪槭有哪些病虫害

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 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 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鸡爪槭病虫害防治

鸡爪槭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和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常见的虫害

有蛴螬、蝼蛄、金龟子、刺娥、蚜虫、天牛、蛀心虫等。蛴螬、蝼蛄等的防治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啃咬幼苗的根和茎部,造成苗木枯死。可采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拌细土撒施或浇根。

鸡爪槭要以预防为主,喷施恶霉灵或烯酰吗啉或爱苗乳油+宁南霉素+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毒死蜱或啶虫脒+有机硅3000倍液,无病时15-20天一遍,病害严重时5-7天一遍。注意交替用药。

上一篇:办理病虫害防治公司需要什么手续 下一篇:苹果树落花后用什么农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