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光照 > 正文

杜鹃花养殖适应的温度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5-04-15 00:1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花卉光照

一、杜鹃花养殖适应的温度与管理?

杜鹃花生长适宜温度在15-30℃之间,日夜温差10℃左右,环境湿度60%以上,生理极端最低温落叶杜鹃可耐-20℃--30℃,久畄米杜鹃可耐-10℃,一般西鹃可耐-3℃低温,但现在通7a64e58685e5aeb过育种,已培育出很多花大色美抗性强的常绿杜鹃可耐-10℃--15℃低温(自然越冬)和短期40℃高温,但长期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温差太小对生长都不利。适宜土质为偏酸生(PH值4.5-6)疏松、保水、透气的土质,如泥炭、松针土、腐植土、腐锯末、废菇料、红沙土、沙性山土等,如酸度不足,可用适量硫酸亚铁调节。普通西鹃在春末至初秋需要50%-70%的遮光处理,冬天温棚可不遮光并保持夜间温度在3℃以上,江南地区采用双层拱棚覆盖;南方温暖处可单层棚过冬,偶尔寒流仍注意防冻害;北方而多采用日光温棚和温温棚,冬春季棚内要注意通风换气,使棚内温度不超过32℃.落叶杜鹃和久畄米杜鹃及抗性强绿化杜鹃可在适宜区域露天种植,无须保护,适合家庭及工程绿化。 杜鹃花水份管理比较重要,一般湿润偏湿为主,不能过干,以免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平时浇水要求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北方如用地下水要经降盐或酸化处理。盆栽用盆以塑料盆、育苗钵、泥盆都可以,种前可在基质中加入沤过的饼肥1%-3%,或含N高的长效缓释肥0.5%。平常追肥以氮肥为主(铵态氮),一般用生饼或沤过的干饼5克/盆(15-20cm直径花盆)和0.1%尿素溶液,花芽分化期用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每15-20天追施一次,如发生新梢黄化缺铁症,可用0.2%硫酸亚铁每周浇施一次,直到恢复为止。大量栽培可用杜鹃专用肥。 杜鹃花整形主要以打头摘心为主,定梢时间在江南一带在6月上旬为宜,南方可推迟,北方要提早。过迟影响花芽形成。 杜鹃花虫害不多,主要虫害主要有:卷叶蛾(卷叶吃叶)、螨虫(造成小叶病)、冠网蝽(造成叶面白点,叶背污点)。对口农药有:高效氯腈菊酯,氧化乐果等防治卷叶蛾、冠网蝽等;三氯杀螨醇、三炔螨,阿维菌素等防治螨虫。比利时杜鹃病害主要有黑斑病、斑点落叶病等,可用大生(代林锰锌)600倍、世高3000倍、可杀得600倍、托布津600倍、腈菌唑2000倍等杀菌剂进得轮换防治,每10-20天一次。长期阴雨,做到雨前防,雨后治;花期应注意灰霉病和花腐病防治,在始花期用克霉灵、速克灵、扑海因等防治灰霉病药物每7-10天防治一次,共2-3次即可。如要提高开花质量,可在花前每7-10天用叶面微肥(如喷施宝、穗满丰、叶面宝)喷施2-3次(具体浓度参考说明书),盛花期一般不施肥。另处开花期应注意水分供应,绝不能失水,并及时摘除发蔫的花朵,温度过低(8℃以下)或过高(30℃以上)也对开花不利。

二、杜鹃花的特点

1、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3、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扩展资料: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杜鹃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三、北方家中养殖杜鹃花怎么养?急需培养方法

1 土壤

杜鹃花大都为浅根系树种,须根密生,根系分布在表层20~60厘米以内,且密集成团,故挖苗时只需在周围切断土块,不必深挖,要保持土坨完整。在杜鹃花原生态山地表土中,富含丰富的枯枝落叶分解后的腐殖质,土壤团粒结构良好,疏松而肥沃,ph值在4.5—5.5之间的偏酸性土壤。盆栽杜鹃花对栽培用土的选择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培养土因栽培品种而异,但必须具备:疏松、肥沃、通透性强、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富含腐殖质偏酸性腐叶土为宜。杜鹃花呗视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而以松针腐叶土为杜鹃花最理想的栽培用途。在使用前,增加适量的硫磺粉、白矾提高和稳定酸性后再使用,效果更佳。腐殖质含量高,可及时补充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湿、保肥、通气、吸热保湿,还能减轻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危害,促进杜鹃花根系发育及植株健康生长。

2 光照

原生杜鹃花一般都生长在林间和阴坡,喜欢凉爽蔽阴,通风透气的环境,在松林间生长的杜鹃花生长尤为良好,会促成大面积的具有浓密树冠疏林草地园林景观。盆栽杜鹃花在出房前到开花前宜多见阳光;开花期间,中午要进行短时间遮荫,透光率60%;在6月到7月上旬的多雨期间,正是杜鹃花抽叶发枝期,应尽可能多见阳光。但遇强烈阳光,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还应遮荫,以防灼伤新叶。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要遮荫,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后的秋季生长期可缩短遮荫时间,一般可在上午l0时至下午4时遮荫,l0月以后宜多见阳光。

3 温度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 ,气温超过30~C或低于5~C则生长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北方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杜鹃花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冻害。为常绿或落叶灌木。

4 水分

杜鹃花根系纤细,对土壤中水分很敏感,即怕旱又怕涝。生长期和开花期间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鹃花已进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浇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后进行。具体可视盆土干燥情况适量浇水。3月间,杜鹃花发根萌芽,需水量随之增加。夏鹃生长发育稍迟,浇水量应少于春鹃。一般每隔2天在上午适量浇水1次。4~6月杜鹃花陆续开花,枝叶也开始抽发,需水量较大,一般应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7~9月上旬高温干燥季节,早晚各浇水1次,水量不宜过多,并在中午在叶面和地面喷水,以保持湿润的环境。从9月中旬至10月,天气逐渐转凉,为杜鹃花生长适应期,为防抽出秋梢,增强越冬抗寒力,浇水量应适量减少。一般隔日浇水1次,保持湿润即可。杜鹃花比较喜肥,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鱼粉加入硫酸亚铁等经腐烂后掺水浇灌,忌用人粪尿。出房后至花蕾

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浓度为15%,共施2~3次,促使老叶转绿,萌发新根。花谢后,为了促使发枝长叶,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6次。如连续下雨,可施干肥。进房前,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应施肥1~2次。

上一篇:含笑花四季的管理办法? 下一篇:杜鹃花怎么养家庭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