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关于菊花的资料(具体)
一、写出关于菊花的资料(具体)
菊花
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又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 ,被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厘米 ,大小不一。总苞片多层,外层外面被柔毛。舌状花颜色各种。管状花黄色。菊花不是单元起源的,不能用简单的种系发生方法来概括。菊花是异花授粉植物。可以利用菊花的有性繁殖,借助遗传重组和性状分离或基因突变来选择新品种,而利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来固定新性状,培育新品种,或利用芽变和固定芽变的办法培养新品种。菊花的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枝与压条等,而扦插是常用的方法。菊花一般秋季开花,故又名秋菊。但它是短日照植物,可根据这种生物学特征,使之提早或延迟开花,供节日或盆景布置之用。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白菊花、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4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
(希望你用得到^_^)
二、为什么菊花的品种特别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菊花比其他植物产生变异更为频繁,人们不断留下那些花形奇特,色彩美丽的品种,经过数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至今大约产生了2000~5000个品种。
菊花的种类,有个发展过程。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谓有几百品种,而五梁时陶宏景认为仅分两种:即茎紫气香而味甘者为真菊,茎青作蒿艾气味苦而不堪入口者为野菊(即薏)。古代菊花的品种确实不多,至宋代不过三四十种,清代扩展到300种以上,今已有4000种。
我们经常看到的菊花有盆景菊、大丽菊、塔菊、悬崖菊、案头菊、万寿菊、国庆菊、野菊、雏菊、金盏菊、翠菊、三色菊、波斯菊、麦秆菊、桂圆菊等
菊花的种类特别多,形状各异。有绿牡丹、绿云、墨荷、凤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其中,最名贵的是“绿牡丹”。“绿牡丹”枝条粗壮,叶形不规则。花花瓣多轮不露心。开花时,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浓绿裹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初开时,花色碧绿如玉,晶莹玉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是菊花家族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所以人们称它“绿牡丹”。
三、荷花种植的荷花品种
大型荷花:中国古代莲、艳阳天(深红色)、天骄(粉红色)、友谊牡丹莲(淡黄)、大碧莲(白色)等80余个品种;碗莲:红碗莲(红)、睡美人(粉红色)、白雪公主(白色)、莺莺(淡黄)等40余个品种;睡莲:诱惑(红色)、洛桑(粉红色)、宽瓣白(白色)霞妃(紫红色)等30余个品种;水生植物:芦苇、水葱、千屈菜、红蓼、蒲草、菰草(野茭白)、泽泻、再力花、灯芯草、水生美人蕉等60余个品种。可提供种苗也可施工种植。
四、雏菊有多少种类?
雏菊我国常见的种类有四种
1、哈巴内拉系列(Habanera Series)的花瓣长,花径长达6cm,花期初夏,白色、粉、红色。
2、绒球系列(Pomponette Series)花重瓣花径4cm,白色、粉色、红色,具有褶皱花瓣。
3、罗加洛系列(Roggli Series)花期早,花量大,半重瓣,红色、玫瑰粉色、粉红色、白色,花径3cm。
4、塔索系列(Tasso Series)花重瓣,具有褶皱花瓣,花径6cm,粉色、白色、红色。
扩展资料:
雏菊生长习性
雏菊性喜冷凉气候, 忌炎热。喜光, 又耐半阴,对栽培地土壤要求不严格。种子发芽适温22-28℃,生育适温20-25℃。西南地区适宜种植中、小花单瓣或半重瓣品种。中、大花重瓣品种长势弱, 结籽差。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庭园栽培作为花坛观赏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雏菊
五、古代后宫里种的最多的花是哪个品种,为什么?
牡丹
去过故宫的朋友的就应该知道这里有着难以数尽的牡丹花。它们千姿百态争艳夺芳,更有着许许多多的品种。它们肆意展现自己的美丽,也表明了自身的高贵与优雅,以及深受皇室喜爱的事实。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不难看出牡丹的发展与传播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那么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牡丹呢?这里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提到: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以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里就跟我们说了牡丹为世人所爱,并且广泛流传,彰显富贵之气。牡丹因其独特的气质,彰显富贵之相,留有“富贵之花”之名,收到世人及皇室的追捧与喜爱。因此牡丹之名广泛流传,也得到广泛的种植。在古代这些王朝的附属藩国也常常迎合皇室的喜好,为他们收集和栽培一些稀有品种的牡丹花。
而古代后宫是供皇帝于众嫔妃欣赏与玩乐的地方,自然要彰显富贵之气。只有这牡丹才能更好的表达这里的帝王之气,表达这后宫之中太后与众嫔妃的雍容华贵之气,给人以帝皇之家的鼎盛富贵之感。藩国进贡的稀有珍惜牡丹也会送到这里供皇上与嫔妃们欣赏与把玩,在这里它们也能得到最好的栽培与看护,展现最美的光华,留下千古流芳的美名。
当然不同的朝代后宫会因不同皇帝与嫔妃的喜好略有不同,但是牡丹的富贵之气确实是一种主流之一,历代都不乏对它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