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

发布时间:2025-04-03 22:1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柑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柑橘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其的适应能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这给柑橘的经济价值带来极大地损失,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常见的柑橘病虫害的种类有:

1、介壳虫蚧壳虫:为害柑桔的枝梢、叶片和果实。成虫和若虫刺吸组织的液汁,被害组织不能充分发育,树势衰弱,引起落叶落果,影响果实品质,并能诱发煤烟病。南丰桔区主要有吹绵蚧、黑点蚧、糠片蚧等。

2、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常造成柑橘树大量落叶、枯梢和落果,导致树势衰弱,产品和品质下降,甚至枝干和植株枯死。

3、红蜘蛛:主要为害柑桔叶片、枝梢和果实。被害叶、果严重时变灰白色,失去光泽,直至枯黄而脱落。4-6月和9-11月为发生高峰期。

扩展资料:

另外,柑橘黄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叶片发黄,有些是正常现象,但大部分是非正常现象。叶片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养分,叶片发黄会造成叶绿素的缺失,导致不能发生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柑橘黄化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1、环割次数过多、过重。若雨水明显偏多,环割口不能及时愈合甚至腐烂,阻碍养分输送。

2、养分供应不足,秋梢期膨大果实要养分,秋梢抽放也要养分,养分供应不足必然会造成这种现象。

3、根部不健康、生长衰弱。根系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雨水偏多造成根腐现象普遍、秋梢肥施肥不合理(干施、撒施),会烧伤柑橘根系、根系病虫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柑橘 (芸香科下属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柑橘黄化怎样防治?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如下:

⑴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中旬)1―2头/叶,3月下旬至花前3―4头/叶。花后至9月5―6头/叶(7―8月一般不治),10―11月2头/叶。

⑵春季清园 春梢萌芽前可选用0.8―1波美度石硫合剂、松碱合剂8―10倍液、95%机油乳剂80―100倍液或99%绿颖150―200倍全园喷洒一次。

⑶萌芽至谢花前 可选用药剂40%战红乳油2000倍液、0.5%甲氨基阿维菌素5000倍、20%螨四嗪乳油1500倍液、15%哒螨酮乳油1500倍液等。

⑷其它季节 除萌芽至谢花前可选用药剂之外,还可选用73%锐螨净乳油2000-300倍液、1.8%虫螨克星乳油4000倍液、50%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在幼果期30℃以上不宜使用,脐橙果实易产生花斑)等。

⑸保护天敌 合理用药,实施保健栽培,保护和利用食螨瓢虫、捕食螨、食螨蓟马、草蛉、虫生藻菌、芽枝菌和病毒等天敌。

柑橘病虫害主要有柑橘红蜘蛛、柑橘粉虱、潜叶蛾、溃疡病、树脂病、炭疽病等。需要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选择性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禁施高毒高残留农药。

1、柑橘叶螨

重点在2月和8月压低虫源基数,3-6月和9-11月为高峰期,每叶5头以上的橘园,应及时喷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矿物油、螺螨酯、浏阳霉素、噻螨酮、哒螨灵等。

2、柑橘潜叶蛾

幼树和初挂果树在夏秋梢抽发时,成年树在秋梢期防治,在梢长1-1.5cm时施药,隔7-10天再喷一次。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

3、柑橘粉虱

在新梢期,成虫高峰期和高峰期后10-15天,选用噻嗪酮加啶虫脒或吡虫啉防治。

4、介壳虫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挑治中心虫株;当多数橘树有活幼蚧的叶片超过5%时,全园普治。药剂可选用噻嗪酮、毒死蜱。

5、锈壁虱

6-7月,如10%的果面上可见螨或开始出现零星的锈皮果,应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浏阳霉素。

6、溃疡病

重点在嫩梢和幼果期防治。春梢在叶片转绿期、夏梢在梢长5-7cm、幼果在直径0.8-1cm时用药防治,隔10天喷第二次药。药剂可选用噻菌铜、波尔多液(清园和春梢期使用)、中生菌素等。

7、炭疽病、树脂病

当病叶率达到5%或出现急性病斑时,应及时用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咪鲜胺等。

综合国内外生产实践,柑桔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衡营养,合理施肥

生产中首先应重视土壤改良,通过深翻压绿,施用石灰,调整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次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逐步实现配方施肥。再次是全年氮、磷、钾的比例应控制在 1:0.—0.7:0.7—1范围。特别应重视壮果肥的施用,此次施肥利用率最高,且能有效改进品质。

二、生草栽培,防旱改土

生草栽培可以克服清耕制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夏、秋季覆盖地面,有利于防旱保墒。桔园生草前应事先清除杂草,为避免与桔树争夺肥水,一般只在行间生草,草生长旺盛期需适当追肥,干旱来临前及时割草覆盖树盘。连续几年生草后可进行1次全面深翻,疏松土壤。休闲2—3年后再生草。

三、大枝修剪,改善光照

以往由于强调高产,柑桔多实行密植栽培和轻度修剪,有些桔园甚至放任不剪。造成外围枝密集、郁蔽,枯枝、病虫枝多,树冠内部空膛,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下降。对密植园必须隔行或隔株间伐,树冠交接部分采取疏刚修剪逐年回缩,目前推广的修剪方式主要是大枝修剪,重点疏除或回缩扰乱树形结构的交叉重叠枝、密生枝、直立向上枝和下垂枝。修剪后,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治干裂,病菌侵入。

四、控梢促花

柑桔大小年结果现象较普遍,疏花疏果可减轻大小年现象,但工作量较大,且效果不尽人意。可结合环割技术根除大小年。具体操作方法:发芽分化期,在树干光滑处环割,割口缝隙宽1.5毫米,树势强的可多环割两圈,树势弱的环割一圈,然后涂抹“促花王2号”乳膏,控梢促花,提高坐果率,根除大小年。

五、采前控水,提高果实含糖量

柑桔成熟期恰遇秋冬季节晴朗少雨的天气,为柑桔控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采前20—30天,除出现较重干旱引起落叶的天气外一般不需灌水。干旱较重桔园也应控制灌水量,以缓和干旱为度。遇多雨天气也可在雨前采用透气性地膜覆盖地面,保持土壤干燥。

六、防治病虫,提高果面光洁度

病虫害能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商品价值。危害柑桔的病虫害有疮痂病、溃疡病、锈壁虱、蛴壳虫、红蜘蛛等。要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本着“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把握时机喷施兼治多种病虫的低毒农药。为防止产生抗性,农药要交替使用,喷洒时加入“新高脂膜”,防止植物产生抗药性。

七、成熟采收,完熟栽培

成熟采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一环,生产上应杜绝早采。日本推行的成熟采收,完熟栽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完熟栽培即果实达成熟阶段仍不采收,而将果实继续留在树上,待达到完熟即果实外观、内质达到最优状态才采摘。

上一篇:我家柚子树上的虫 下一篇:辣椒烂果病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