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苦瓜日常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5-04-05 01:31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苦瓜日常管理技术

 1、播种育苗

    苦瓜一般在春夏两季栽培,苦瓜种皮较厚,播种前要浸种催芽,先用清水将种子洗干净,然后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10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再放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最好每隔4~5小时换1次水。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8℃~33℃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清水把种子清洗1次,以防种子表面发霉,2~3天后部分种子可开始发芽,便可捡出先行播种,尚未出芽的种子可继续催芽。温度低于20℃发芽缓慢13℃以下则发芽困难。苗期约30~40天,立夏节左右即可定植。

    2、整地施基肥

栽培苦瓜要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质肥活的泥质土为宜,前茬作物最好是水稻田,忌与瓜类蔬菜连作。播前耕翻晒垡,整地做畦。每亩要施入基肥(腐熟的土杂肥)1500千克~2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35千克。

    3、适当密植

苦瓜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选择晴天的下午定植行距X株距为0.67米(约2尺)X0.33米(约1尺),一般亩密度为2000~2250株在右。定植不可过深,因为苦瓜幼苗较纤弱,深栽易造成根腐烂而引起死苗,定植后要浇定苗水,促使其缓苗快。

    4、田间管理

    (1)合理施肥:苦瓜耐肥不耐瘠,充足的肥料是丰产基础,苦瓜蔓叶茂盛,生长期较长,结果多,所以对水肥的要求较高。除施足基肥外,注意对氮、磷、钾肥应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在苦瓜第1片真叶期开始追肥,每亩施尿素1千克~1.5千克,以后每隔7~10天追施1次,全期追肥10~12次,共施尿素60千克~70千克。苗期需肥量较少,开花结果期则需大量养分,应重施肥。隔5~6天施1次。盛果期以后增施1~2次过磷酸钙,以延长采收期。

(2)培肥:在插架前可进行一次培肥,开沟施有机肥30千克~35千克,氯化钾15千克~20千克,施后覆上土。

    (3)搭架引蔓:苦瓜主蔓长,侧蔓繁茂,需要搭架引蔓,架形可采用人字形。引蔓时注意余向横引。苦瓜距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侧蔓结瓜基少,应及时摘除,在半架处侧蔓如生长过旺、过密时也应当适当摘除些弱桠,使养分集中,以发挥主蔓结果优势。或主蔓长至1米时摘心,留两条强壮的侧蔓结果。整个生长期要适当剪除细弱的侧蔓及过密的衰老黄叶,使之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防止植株早衰,延长采收期。

    (4)水分的调节:春播的苦瓜幼苗期要控制水分,使期组织坚实,增强抗寒能力,4~5月雨水多时,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地坜过湿,引起烂根发病。夏季高温季节,晴天要注意灌水,地面最好覆盖稻草,防温保湿。

    (5)病虫害防治:苦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螨、瓜实蝇及蚜虫。

①白粉病:发病条件在阴天多、湿度大时蔓延很快。因此雨天要清沟排水,防止积水。适当摘除基部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用50%托布津稀释1000倍水溶液,或75%百菌清稀释600~800倍水溶液及50%胶体硫稀释100~150倍水溶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4次。

②炭疽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种子与土壤中的病残体均可带菌,通过雨水及昆虫传播,温度在24℃,湿度在8%左右时易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连茬、种植密度过大时易发生。叶、果均能感病。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药剂防治: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5~7天喷洒1次。

③螨:防治方法用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叶征表面。

④瓜实蝇:采用25%的速灭杀丁8000倍液喷杀。

⑤蚜虫:采用50%乐果600倍液或25%速灭杀丁8000倍液喷哂叶的背面。

此外,还要防止地老虎和蛴螬伤苗。可采用80%的敌敌畏乳剂或50%的马拉硫磷1000倍液灌根防治。

    5.采收

苦瓜近成熟时熟度转变很快,必须及时采收才能保证质量。迟收时果实变黄,品质差,采收过早则瓜肉未充实,产量低。苦瓜采收适宜的标准是:瓜角瘤状粒变粗、瘤沟变浅、尖端变为平滑、皮角由暗绿变为鲜绿并有光泽时进行采收上市。一般亩产在1500千克~2000千克左右。亩产值3500~4200元。苦瓜是异花授粉植物,易窜花,不采取在生产田中留瓜采种。  

苦瓜栽培技术有哪些?

一、选地整地

1、苦瓜不宜连作,应选择前造不是种植瓜类作物,土壤肥沃的田块种植。

2、种植苦瓜宜高畦深沟,畦宽2米(包沟),沟宽40厘米,沟深40-50厘米。

3、施足有机肥。①亩施猪牛粪或鸡粪1500公斤,挪威产复合肥7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堆肥方法:猪 牛粪或鸡粪与过磷酸钙混合堆沤,堆肥时间在1个月以上。②堆沤好的有机肥和复合肥同时在种植前3-5天施下,基肥应均匀施在畦面,然后深翻。整地整成手背形畦面,然后复盖黑色2C地膜,待种植。

二、播种与育苗

1、播种期。苦瓜可春、夏秋植,春播1-2月播种。夏种于4月至5月上旬播种,秋种于7-8月上旬播种。

2、种子消毒和催芽,春植气温低,种子要进行消毒与催芽,用50-55°С的温水浸种15分钟,边浸种边搅拌,然后冲洗,再继续浸种8-10小时,期间换水2-3次,并用手搓洗2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的粘性物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去种子,用毛巾抹干种子表面水,再用蚊帐布包好,放于30°С恒温箱进行催芽,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采用51孔塑料软盘育苗,播种时先把营养土铺满软盘穴,然后淋透水,在每穴放入1粒健壮种子,然后覆土盖种,厚度0.5厘米,可保证出苗整齐,便于管理。播种时把种子尖根向下放。

4、营养土的配制。①最好选用菇渣50%,禾田泥50%或禾田泥占80%农家肥占20%混合均匀堆沤一个月备用或用禾田泥50%火烧土50%,每亩需用营养土80公斤。②营养土消毒。每立方米营养土用敌克松40-60克,充分混匀或用福尔马林200-300克兑水25-30公斤喷洒于营养土再混拌均匀,用薄膜封闭,5天后揭开,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克药土混拌均匀,再用薄膜覆盖。

5、育苗。小拱栅,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防寒,苗畦宽1米,可用竹片拱栅,沿育苗畦两侧每隔60-80厘米插入拱架,深20-30厘米,弯成拱形骨架,高1-1.5米,栅长8-10米为宜。壮苗标准:具有4-5片真叶,卷须即将显现出来。株高10-15厘米,茎粗0.4-0.5厘米,子叶完整,颜色深绿,根系发达。春插苗期应加强防寒,要注意棚内的温度,白天维持在25℃左右,夜间18-20℃,如果棚内温度高于30℃应把小拱棚的两端薄膜揭开,进行通风,以免造成幼苗徒长。春播苗龄35-45天。炼苗:在定植前7天进行,逐渐揭开塑料薄膜,增大通风量,如夜晚温度无太大变化,则不需放下薄膜覆盖,炼苗4-5天后,把薄膜全部揭开,使幼苗逐步适应大田环境。

三、定植。幼苗长至4叶1心时可移植,春季栽培,植株蔓叶生长旺盛,侧蔓较多,且挂果以侧蔓为主,必须适当疏种,畦宽2米包沟,双行植,株距1米,亩株650株,每亩用种量200克。秋季种植生长期短,适当密植。移植时一定要淋足定根水。

四、肥水管理。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及时追肥,春植时幼苗可少追肥,应视苗情而定,一般不追肥,也可在定植前结合幼苗锻炼,喷施1-2次叶面肥,用0.2%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春播幼苗宜淡施薄施,幼苗叶色淡绿可用3%人尿或用10%大糞水或用0.5%尿素淋苗,8-10天淋一次,在定植前7天不追肥,以提高植后成活率。定植前1天傍晚要淋足水分,以利于定植时取苗。夏秋苦瓜在子叶展开后就应不断追肥,以追水肥为主,宜勤施薄施,定植后每亩隔7-10天淋一次8%人粪尿或1%尿素水溶液,初花时结合培土进行培肥,亩施复合肥30公斤,腐熟花生麸30公斤。第一次采收后施复合肥30公斤、腐熟花生麸30公斤。以后每采收1-2次施复合肥15公斤,磷肥15公斤。苦瓜是耐肥作物营养供应不足,则瓜型小且易变畸形,不能充分表现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如在追肥中加入腐熟花生麸,则会使瓜色泽更好,提高商品性。

五、搭架。当植株高30厘米或出现卷须时要及时搭架引蔓,搭架采用平栅架,可用竹支撑搭架,栅架高离沟面2米。

六、引蔓及整枝。引蔓最好在下午进行,以免损伤茎蔓,引蔓和绑蔓使茎叶分布均匀,苦瓜有很强的分枝能力,若任其生长,则会造成枝叶过分茂密,消耗养分,且植株间透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也会影响主蔓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在上架同时,将棚架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保证培育健壮的主蔓,在主蔓上架以后,适当选留中上部强壮的侧蔓,以提高产量。在旺盛生长期,枝叶繁茂,要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和病叶保证通风透光,延长采收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

七、采收。苦瓜一般花后12-15天为商品瓜的适宜采收期,此时的果实瘤条突起饱满,果皮巨光泽,商品性最好。及时采收可保证品质和增加坐果。

八、病虫害防治

苦瓜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害。枯萎病可用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或40%多流悬浮剂灌根防治;炭疽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灵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的防治应结合防治蚜虫来进行,也可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瓜实蝇、蓟马等。蚜虫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防治;瓜实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蓟马可用50%巴丹原粉2000倍液防治。

上一篇:冬瓜淹水后怎么办 下一篇:苦瓜怎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