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怎样防治桃树流胶病及疮痂病?

发布时间:2025-04-22 14:01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怎样防治桃树流胶病及疮痂病?

一、流胶病防治方案

  1、涂抹用药防治:

    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并用刀划几道,然后采取以下2方案1其一进行涂抹:

  方案一:将《奥力克-靓果安桃树专用》10—50倍液+渗透剂如:有机硅等,涂抹即可(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的1—2倍),严重间隔7-10天再涂抹一次。

  方案二:使用《流胶病专用》药100倍液涂抹,严重间隔7-10天再涂抹一次。

    涂抹的最适期为树液开始流动时即3月底,此时正是流胶的始发期,发生株数少流胶范围小,便于防治,减少树体养分消耗。以后随发现随发动人力涂抹防治。   

  2、药剂喷施防治:

    生长季适时喷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奥力克-靓果安桃树专用》600-800倍液+渗透剂进行预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喷《奥力克-靓果安桃树专用》600-800倍液(必要时加渗透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具体根据病情而定。

二、疮痂病防治方案

  1、预防用药:

    从花萼开裂后7-14天开始喷药,使用《奥力克-靓果安桃树专用》800倍液+细截800倍液进行喷施,连喷2-3次,间隔时间2各周左右,期间花萼开裂后3周喷药最为重要。

  2、治疗用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去除病果、病枝。使用《奥力克-靓果安桃树专用》800倍液+细截600倍液喷施,连喷2次,间隔时间7天左右。

  备注:喷药时,添加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见效更快。

 

二、桃树疮痂病怎样防治?

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

果实发病开始出现褐色小圆斑,以后逐渐扩大为2~3毫米黑色点状,病斑多时汇集成片。

由于病菌只为害病果表皮,使果皮停止生长,并木栓化,而果肉生长不受影响,所以,病情严重时经常发生裂果。

枝梢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隆起,颜色加深,有时出现流胶现象。病菌只为害病枝表层,第2年树液流动时会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2.发病原因:桃疮痂病的病原菌是嗜果枝孢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枝梢病斑上越冬。温室内温暖潮湿条件利于病害发生。果实成熟期越早,发病越轻。油桃因果面无毛,病菌易侵入,故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1)温室升温时,结合修剪,剪除病梢,并彻底清园。

(2)在发病初期,及时去除病果、病枝。

(3)注意通风,控制湿度。

(4)在温室升温前,用石硫合剂进行地面和树上喷洒。

(5)从落花后半个月开始进行喷药保护,可用以下药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三、桃树得了流胶病及疮痂病该怎么办

造成桃树流胶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当(缺肥或偏施氮肥)、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遭受雹害、旱涝、冻害、日灼、机械损伤等,都会造成桃树的流胶。老弱树发生较重,总之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防治方法:1、加强综合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 2、春季萌芽前喷布5度石硫合剂能明显减轻其危害。3、生长季节(主要是雨季来临前)喷1000倍的穿孔流胶净或800倍的甲基托布津,雨季再喷2——3次,效果很好。

桃树疮痂病防治更简单:1、春季萌芽前喷布5度石硫合剂。2、谢花时喷800倍多菌灵或甲托,展叶后在连喷两次即可。

四、蜜桔树的病虫防治?

1 疮痂病

1.1 防治适期与指标

春芽长2mm~3mm时;花谢2/3时;幼果期。

1.2 防治技术

⑴及时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同时要把病枝、枯枝、落叶和落果清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⑵防治药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世高、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大生M-45)、多菌灵等杀菌剂。

2 炭疽病

2.1防治适期与指标

新梢抽发期;花谢2/3时;果实生长期遭大风暴雨后;果实成熟前期。防治指标为梢、叶、花或果实发病率4%~5%;如果是急性型的,则见症状即治。

2.2 防治技术

⑴农业防治 加强桔园栽培管理,清除桔园菌源,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剪除病枝,枯枝,集中烧毁。冬季清园,喷1次波美 1~1.2度的石硫合剂。

⑵防治药剂 波尔多液、氢氧化铜、大生M-45、炭疽福美、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3.3 柑桔红蜘蛛

3.3.1 防治适期与指标

早春百叶虫卵量200头;发芽和花期百叶虫卵量500头;夏季百叶虫卵量600头;秋季百叶虫卵量1000头。

3.3.2 防治技术

⑴冬季清园 春梢萌芽前选用波美0.8~1度石硫合剂、松碱合剂10~12倍液、95%机油乳剂60倍~100倍液。

⑵防治药剂 哒螨灵、四螨嗪、尼索朗、溴螨酯、唑螨酯、苯螨特、苯丁锡、炔螨特、三唑锡、齐螨素、双甲脒、单甲脒。

3.4 锈壁虱

3.4.1 防治适期与指标

初夏叶片或果实10倍放大镜大平均每视野1头~2头,或者当年春梢叶前初现被害状;夏秋季叶片或果实在10倍放大镜下平均每视野3头,或者1块果园中发现1个果出现被害状;或者5%叶或果实有锈螨。

3.4.2 防治技术

⑴春季清园 按3.7.3.3.2.1规定执行

⑵防治药剂 三唑锡、齐螨素、炔螨特、苯丁锡、哒螨灵、代森锰锌、石硫合剂、哒螨酮等。

3.5 柑桔蚧类

3.5.1防治适期与指标

5月下旬至10中旬,各类蚧壳虫第1代、第2代、第3代若虫盛发期。

3.5.2 防治技术

⑴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结合修剪,重剪虫枝、虫叶,及衰弱枝密枝,增加通风透光度,改善环境,破坏害虫栖息场所。

⑵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地区应引移释放天敌,少用或慎用化学农药,酌情施药。

⑶防治药剂 松脂合剂、机油乳剂、速扑杀(杀扑磷)、喹硫磷、噻嗪酮(扑虱灵)、毒死蜱(乐斯本)。

3.6 粉虱类

3.6.1防治适期与指标

第1代若虫盛发期(约5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盛发期(约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3代若虫盛发期(约9月下旬)。春季5%的叶片发现有越冬若虫或每梢有越冬若虫0.5头,5-9月每梢有若虫2-3头或5%的叶片或果实发现有若虫危害。

3.6.2 防治技术

⑴化学防治主要对策 重点抓春梢生长期和花期,其次是调查秋梢期,中心虫株尽可能人工摘嫩梢。

⑵防治药剂 吡虫啉、抗蚜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3.7 潜叶蛾

3.7.1 防治适期与指标

秋梢嫩芽抽发2mm-3mm、1-2cm、展叶前。夏、秋梢抽发期(约7月中旬至9月上旬),50%嫩梢有危害。

3.7.2 防治技术

⑴统一放梢 摘除过早或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嫩梢,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新梢抽生整齐。

⑵防治药剂 按3.7.3.6.2规定执行外,还可交替选用齐螨素、杀虫双。

上一篇:大面积三叶草招蚜虫怎么办 下一篇:园林植物真菌病害与细菌病害在发生特点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