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怎么防治玉米苗期虫害

发布时间:2025-04-30 05:01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怎么防治玉米苗期虫害

小麦收获后,原来为害小麦的害虫,如蓟马、黏虫、蛀茎夜蛾、蚜虫、灰飞虱将会在玉米出苗后,迅速向玉米幼苗上转移,为害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其中蓟马会造成玉米幼苗扭曲变形,叶片不能正常伸展;黏虫、蛀茎夜蛾则会造成玉米缺苗断垄;蚜虫、灰飞虱能传播病毒,造成玉米感染病毒病。因此小麦收获后,加强玉米苗期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对夺取玉米丰收,有着重要的作用。

防治方法: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着重于农业防治,适当用药剂防治。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注意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减少虫源寄宿区;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细土20~25千克拌匀后顺垄条施;合理密植,保证单株足够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对发生蓟马、黏虫、蛀茎夜蛾、蚜虫、灰飞虱的田块,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喷根,或用90%敌百虫300倍液喷根防治,发生蚜虫时可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灰飞虱,每间隔3~4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玉米地里的害虫都有哪些

您好?供您参考:地上部害虫有飞虱、蓟马、红蜘蛛、玉米螟、蜗牛、蚜虫、二点委夜蛾、甜菜夜娥等。地下部害虫有根结线虫、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

谢谢您的提问。

三、如何种植玉米草

一般实行春播或夏播。温度稳定在15℃左右即可播种,播种前土地要平整,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50公斤或施复合肥20-30公斤。每667平方米用种子750 克(百粒重7克),播种前用35℃温水浸泡24小时。开沟点播,每穴2粒,盖土3-4厘米。株行距40厘米×30厘米,苗实株群5000株左右。苗期在5 叶前长势缓慢,5叶后生长转快开始分蘖。苗高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氮肥8公斤,中耕培土。注意旱灌涝排。苗高40厘米可第一次刈割。割时应在分蘖点以上开镰,以后每隔15-20天收割1次,每次收割应比原茬稍高1-1.5厘米。注意不能割掉生长点(即分蘖处),否则会影响再生,降低产量。[1]

适时播种

该草适应性极强,耐热抗旱、耐盐碱贫瘠,全

玉米草生育期200-260天,各地可根据其生育期及当地气候情况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南方地区可四季播种。播前应平整土地,做成1.5米宽的畦,并施足底肥。

播前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24小时。按株行距80厘米×60厘米,采用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进行。播种时只须略覆细土。播后应保持畦面湿润,5 天可出苗。

田间管理

苗期或移栽初期应除草一次并保持土壤湿润。每收割一次,可在当天或第二天结合灌水及除草松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人粪尿按1:3比例对水稀释后泼施,在生长期间如遇蚜虫或红蜘蛛侵袭,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施杀灭。

收割留种

玉米草株高3米,茎叶繁茂。播后30天进入快速生长期,每株可分蘖20株以上,多者可达60~70株。播后45天株高50厘米以上时开始收割,应留茬5厘米,以利速生。此后每隔20天可再割,全生育期可割8~10次。如管理得当,每667平方米可产青饲草3万公斤以上。

四、玉米田常见地下害虫怎样防治?

(1)直接灭虫。秋末进行深耕细耙,结合冬灌和春灌,可有效杀死部分害虫。

(2)毒饵诱杀。将麦麸、豆饼等饵料炒香拌上辛硫磷等杀虫剂,在傍晚撒在幼苗根际附近诱杀蝼蛄;用糖醋酒液加敌百虫诱杀地老虎。

(3)毒土杀虫。播种时用辛硫磷等药剂拌毒土盖种或沟施,也可用毒死蜱配制毒土或丁硫克百威颗粒剂,于傍晚撒施在玉米行间。

(4)药剂包衣。用含丁硫克百威、辛硫磷或吡虫啉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5)地老虎危害时,扒开被害苗周围的土捉杀幼虫。

(6)药剂灌根。用辛硫磷或毒死蜱对水灌根对金针虫有防效。

五、玉米草地里长草了用什么除草剂

如果玉米还没有出苗,可用百草枯进行全地叶面喷雾;如果玉米已经出苗,在玉米5叶以后,可使用异丙草胺+莠去津或硝磺草酮+莠去津进行叶面喷雾,注意不要喷在玉米心叶上;如果玉米植株已经高大了,也可使用百草枯进行定向喷雾,注意不要喷在玉米植株上。

六、玉米苗期病害有哪些症状,怎样防治

一、玉米苗期病害的症状

1、黄叶苗:秧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

2、白化苗:叶片上有白色条纹,严重的全株叶片发白,严重时全叶枯死。

3、僵叶苗:主要出现在幼苗3叶期之前,秧苗株形细小,叶片淡绿,黑根多,移栽后,除新叶呈绿色,外叶发黄发僵,抗逆性差,易出现死叶、死苗。

4、红叶苗:小苗生长缓慢,叶片小,根系生长不快,叶色逐渐变红,以至于枯死

5、紫叶苗:秧苗叶鞘由绿变紫,一般在幼苗3叶期时出现,4—5叶期最明显,严重时茎叶细小,叶片枯死。

6、 黄绿苗:秧苗叶片细窄,株形矮小,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叶面呈褐色,最后焦枯。

7、矮花叶病苗:在植株新叶茎部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然后逐渐沿叶脉发展成虚线,向叶尖扩展,叶脉仍保持绿色,形成褪绿条纹,严重时叶片褪绿并且干枯。

8、粗缩病苗:在秧苗5-6片叶时,叶背部叶脉上产生长短不一蜡白突起,病叶特征:叶色浓绿,宽短,硬脆,叶片用手擦有一种粗糙感,病株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上部叶片密集丛生,呈对生状。

二、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方法

苗期病害,防重于治。在玉米出苗后的苗期3-4片叶时,立即喷施天达2116壮苗专用加96%天达恶霉灵或者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和高效氯氟氢菊脂,间隔7天,连喷2遍,以促进根系生长,防治苗期病虫害,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有效防治玉米苗枯病、褐斑病、粗缩病。抗旱保苗,壮苗生根,为玉米的丰产打下基础。

上一篇:怎样用浓缩的语言宣传三潭映月? 下一篇:这是植物园内拍的观叶植物,颜色特鲜艳,请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