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苦瓜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25-05-28 11:01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苦瓜种植技术

选用良种,适期育苗。春种苦瓜要选用高产、高效、优质的杂交良种。如长白甘瓜、大白苦瓜、粤丰一号、碧绿二号、绿宝石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育苗。争取适时早播,以延长营养生长期。用营养杯(袋)育苗,选背风向阳、近水源、管理方便的园地做苗床。先用50~60℃的温水浸种,催芽露白即可点播, 根尖朝下, 轻轻按入营养土中,并搭好40~50 厘米拱形竹架,盖上薄膜保温保湿,防寒育壮苗,移植前一周揭膜炼苗。

施足基肥,适期移栽。基肥一般用腐熟农家肥1500 公斤、磷肥25 公斤、钾肥10 公斤,将以上肥料混合均匀后施入穴中, 然后盖上一层薄细土。播种前先整地、畦宽包沟2 米,每畦植两行,行距120 厘米,穴距40 厘米,一般亩植1100~1400 株为宜,在幼苗3~4 片真叶时移栽,移栽3~5 天施淡人粪尿水做“出嫁肥”。

搭架引蔓,适期追肥。当幼苗开始抽蔓时采用人字形竹架, 开始爬蔓时应人工进行绑蔓引蔓上架,引蔓上架后将蔓茎部40 厘米以下抽出的侧蔓摘除, 并适当摘除过密老叶及上部细弱侧蔓,通风透光。追肥以水肥为好,做到勤施薄施,促苗早生快发。开花结瓜后,要追肥一次,一般亩用复合肥20~25 公斤, 在摘瓜期应每隔7 天追肥1 次, 可延长收瓜期。当苦瓜果实顶端饱满时即可采收上市,瓜长约30 厘米左右。

及时防治病虫害。坚持以防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搞好田园清洁,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减少传染源。用敌克松、 井冈霉素定期灌根防治苦瓜枯萎病。用百菌清粉剂600 倍液防治白粉病。用敌百虫800 倍液防治瓜实蝇等病虫害。用1.1% 烟百素乳油1000 倍防治蚜虫和斑潜蝇。发现有幼龄的斜纹夜蛾危害, 及时喷施虫瘟一号生物杀虫剂,效果好。

二、苦瓜白粉病怎样防治

白粉病灌根防治不行,喷雾叶片效果好。

白粉病建议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乙嘧酚磺酸酯,肟菌酯,四氟醚唑选择一个,交替使用。这些产品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高点,预防的时候可以减少用量。喷雾要打遍打透。

也可以用三唑类农药治疗如丙环唑或者氟硅唑或者腈菌唑或者己唑醇等等,成本低,但是注意用量大了或者使用次数多了累积会抑制生长或者烧花或者畸形果或者叶片发硬。

如果是大棚要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发展。 一定要慎用十三吗啉,氟环唑,三唑酮等等厉害的三唑类农药,副作用相当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三、栽培苦瓜技术

苦瓜耐热,病虫害少,易栽培。近年来各大中城市作为增加夏秋淡季蔬菜花色品种来栽培。广东地区苦瓜还出口港澳。苦瓜还作为庭园垂直绿化的观赏植物,夏季开黄色小花,真是万绿丛中点点黄。果实成熟后桔黄色,又添一景。果肉开裂后种子外面有红色厚肉,似蛋黄,非常艳丽。苦瓜不仅是夏季佳蔬,又是一味良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逐渐扩大栽培的区域。

    苦瓜整个生育过程需80—100天左右,在抽蔓期以前生长缓慢,绝大部分茎蔓在开花结果期形成。各节自下而上发生侧蔓,形成多级茎蔓。随着茎蔓生长,叶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在单株叶面积中,其开花结果期就占95%,由此可见,同化器官是在开花结果中后期形成。一般植株在第4—6节发生第一雄花;第8—14节发生第一雌花,通常间隔3—6节发生一个雌花,但在主蔓50节之前一般具有6—7个雌花者居多。从调整植株营养来看,除去侧蔓,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主蔓的雌花座果率。

    苦瓜性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30-35℃,若在20℃以下,发芽就缓慢,种皮厚,经40一50℃温水浸种4—6小时后,30℃左右下催芽,两天开始发芽,两天半大部分发芽,13℃以下发芽困难。植株生长适温为20—30℃,以25℃为最佳。开花结果期适温为25℃左右。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生长发育。多数认为35℃以上和15℃以下的温度不利于苦瓜的生育。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喜光不耐荫,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座果率提高。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保水保肥好的、肥沃的壤土为宜。

    苦瓜常见的病害

    苦瓜白绢病

    发病特征:

  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菜籽状茶褐色小核菌,患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索及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借助灌溉水、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发病后菌核又借助流水传播或借助菌丝攀援接触邻近植株进行再次侵染致病。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地连作,土壤偏酸,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施用未腐熟的土杂肥,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

  (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附近用菌根消兑水150市斤,灌根。

  (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苦瓜穿孔病:

  发病特征: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黄褐色至黄白色或灰白色,横径1毫米至数毫米不等,斑面出现针头大的小黑点。后期病斑组织易脱落成叶片穿孔,穿孔斑周缘尚残留坏死组织。本病与尾孢叶斑病颇近似,不同点在于:本病病征为小黑点而不是霉状物,且多呈穿孔斑。

  发病规律:

  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孢器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侵染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2) 结合防炭疽病综合防治。

  (3) 用50%安瑞克800倍液喷雾。

上一篇:白杨树为什么会长白色的疙瘩 下一篇:月月桂的繁殖方式和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