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风有哪些好处,和哪些坏处

发布时间:2025-07-09 23:1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风有哪些好处,和哪些坏处

风的好处: 

1、风能吹动帆船,帮助人们行走。尤其古代交通工作主要靠船,李白在《行路难》中就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 

2、风会吹气花絮,帮助植物传播。我们知道很多植物的传播就是靠风的力量。所谓“桃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就是靠风的力量。 

3、风会吹散乌云,给我们带来阳光。当乌云挡住了太阳,是风把它们驱走,让阳光重新洒满大地。

4、炎热的夏天,风给我们带来凉爽。 

5、古人用风车来给庄稼浇灌。

风的坏处:

1、着火的时候风会增长火势。

2、台风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它带来的暴雨和海啸威力巨大,破坏性强。

3、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其破坏性极强。

4、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很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畜伤亡。

5、在风的长期作用下,会侵蚀山蜂或山脉,使地变得支离破碎,高低不平,有呈针状、锥状、塔状、蘑菇状等,外貌奇特,这都是风蚀地貌。沙流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对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等。

玉米圆斑病:选择抗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

玉米黑粉病: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花叶条纹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可疑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杀毒剂控制,如5%菌毒清等。

玉米螟:注意田间卵孵化差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可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

玉米灯蛾: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在7月下旬开始调查100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500株玉米有2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在全国很多区域都有发生。防护措施不可少,湿度是关键,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必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抗(耐)病品种,改善贮存条件,农药灌心与喷施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亲本(制种)或品种,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适期早播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生长过程中要合理除草、施肥、浇水、除虫,喷施农药加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玉米收获期是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要及时剥掉苞叶,防雨淋湿受潮,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防止受热而发病,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展。晒干后将病果穗挑检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烂。

玉米病虫草害种类繁多,不同生育阶段和种类也多有差异,在防治时,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为害。下面分阶段进行简单介绍。

1、播种前防治

(1) 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用优良的抗、耐病虫高产品种,避免大面积单一种植同一品种。如鲁单50抗锈病,含有黄早四自交系的品种较抗矮花叶病、马齿型玉米较抗黑粉病、农大108较抗青枯病、锈病等。

(2)深耕灭茬,可有效地消灭地下害虫及减少玉米纹枯病、黑粉病的侵染来源。

(3)清除田间、地边与沟边杂草,切断病虫害发生的桥梁寄主植物,能有效地预防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的发生。

(4)在杂草常发生严重的地块,春、夏直播玉米田要做到整平整细,以便于喷施除草剂以及除草剂发挥更大的效果。

2、播种期防治

不论春玉米、夏套玉米还是夏直播玉米,在播种时都要把好种子处理关,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1) 因地制宜使用包衣种子,或使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既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等,又防治苗期蚜虫、蓟马、灰飞虱、红缘灯蛾等害虫,同时还可减轻玉米粗缩病等病害的发生。种子包衣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注意安全,不得随意加大药量,以免造成烧种、烧苗的后果。

(2)未采用种子包衣或种衣剂拌种的,应选择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拌种,以防治某些病虫害。如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药、水、种子配比为1:40:400。

(3)采取夏直播技术,避开灰飞虱的发生高峰期,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病机率。

(4)因地制宜,实行玉米和棉花、蔬菜、麻类等作物进行轮作,抑制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3、播后苗前防治杂草

目前我县以种植夏玉米为主,田间杂草种类繁多,上面已经介绍,而且发生量大,为了争取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可于播后苗前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这种除草方式最适合于夏玉米直播田。除草剂可选用40%乙•莠水乳剂每亩67—80毫升,或5%都阿合剂每亩100—15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每亩100—150毫升,72%都尔乳油每亩1.5—2.25公斤,兑水50公斤,喷于土表层作土壤封闭处理,注意田面要整平整细。施药后若遇干旱。要注意浅混土1—3厘米,能防除多种杂草。如施药前田间干旱,也可先浇水,待2—3天再喷药。切勿加大除草剂剂量,以免造成玉米药害。

4、苗期防治

苗期防治对象主要有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玉米蓟马、粘虫、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及多种杂草等,应特别注意防病毒病,治虫。

(1)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采用配方施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2)中耕除草,清除毒源寄主和切断媒介昆虫(如飞虱、蚜虫)的桥梁寄主,预防多种病虫的发生。

(3)结合定苗,拔除粗缩病和矮花叶病病株,对发生轻的地块可喷施植病灵、病毒A等抗病毒药剂,对发病重的地块应尽早拔除改种。

(4)对发生地下害虫地块,可顺根喷施40%氧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5)在玉米蚜虫、蓟马、灰飞虱发生盛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

(6)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对于播后苗前未进行土壤处理的田块,应注意苗期茎叶处理防除杂草,可选用5%都阿合剂每亩125毫升兑水50公斤,于杂草2—4叶期喷雾,也可用41%农达水剂每亩200—250毫升或20%克芜踪水剂每亩300—40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喷雾时喷头上应加防护罩,在行间进行低位定向喷雾,不能喷到玉米上,以免产生药害。

5、心叶期至穗期防治

这个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玉米螟、红蜘蛛、玉米穗虫、玉米纹枯病、大、小叶斑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黑粉病及锈病等。

(1)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

(2) 及时防治病害。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50%敌菌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及时摘除病瘤、病叶,铲除病株,带出田间销毁。

(4)心叶期防治玉米螟,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0.5公斤,加细砂6—8公斤,每株1克左右撒入心叶内。

(5)玉米穗虫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200—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4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每穗滴6—10滴(约0.3—0.5毫升),即1公斤药水滴2000—3000穗。

6、收获期和越冬期防治

(1)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销毁,消灭病菌侵染来源。

(2)深耕灭茬,消灭越冬的玉米螟、棉铃虫等以及病原菌。

(3) 在春季玉米螟化蛹前,彻底处理秸秆、穗轴和棉柴,消灭越冬的玉米螟幼虫。

上一篇:关于金森女贞病虫害及预防的知识介绍 下一篇:春季桃园对虫害的防治,都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