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黄叶病害治疗?
一、马蹄黄叶病害治疗?
一、马蹄常见病害
1.1马蹄杆枯病:
该病俗称“马蹄瘟”,广泛分布于马蹄产区,植株感病后地下茎不结荠或结小茎。初生病斑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或近圆形,略凹陷,以后病斑呈暗绿至灰褐色,梭形或椭圆形,上生黑褐色小点。小病斑扩展连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可造成茎杆枯死倒伏,呈浅黄色稻草状。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病原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危害。此病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发病,发病高峰为9月中、下旬,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该病发生。
1.2马蹄枯萎病:
该病是马蹄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以9月中旬至10月最严重。其症状有青枯病和枯斑病。①青枯病表现为从杆端或一侧失水呈青枯状,并向下扩展,最后整杆枯死,尤其在雨后天晴时,其症状在田间最为明显。病株一般不结荠或结白荠,危害较大。②枯斑型一般比青枯病发病迟,一般在9月下旬以后。表现症状:马蹄杆中上部呈现灰白色枯斑,病健分界十分明显,略凹陷,病斑间可相互连合成大斑。病株一般较正常,危害较小。
1.3马蹄茎腐病:
该病一般在9月份盛发,发病的叶状茎外观症状为枯黄色至褐黄色,病茎较短而细,发病部位多数在叶状茎的中下部、病部初呈暗灰色,后为暗色不规则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且病部可产生暗色稀疏霉层。
1.4生理性红尾:
其症状主要是红尾不干苗或只在顶端的一小节茎秆上干枯。该病多发生在8-9月初,产生的原因是多年种植马蹄的土壤缺少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二、马蹄生育期管理技术
2.1培育壮苗,适期定植
1、培育马蹄健壮苗是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长江流域伏水马蹄在7月份定植,原则上早栽产量和大果率最高。
2、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复合肥25KG,硼砂、硫酸锌各2KG做基肥,7~10天后定植(马蹄较耐肥,农家肥以施用牛粪最好,氮肥以施用尿素最好,钾肥以施用硫酸钾最好,含氯化钾复合肥尤其是氯化钾对马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3、合理密植 马蹄球茎的充实膨大依赖地上叶状茎源源不断地供给充足的光合产物,群体愈合理,球茎的膨大发育愈充分。球茎苗移栽,每亩3000~3500株,行距50~55CM,株距35~40CM。
4、移栽时正值高温季节,缺水易使地表温度高而灼伤幼苗,应及时灌水5~6CM。
2.2营养生长期
1、幼苗形成后不断长高增粗,叶状茎色变绿,基部陆续产生分蘖,形成母株丛;同时侧芽向土中抽出匍匐茎,水平方向生长,匍匐茎长出3~4节后,距母株10~12厘米处向上抽出一丛叶状茎,形成分株;分株又以母株相同的方式再生分蘖和分株,形成株丛。
2、第一次追肥:分蘖分株初期每亩施尿素10KG;
3、活棵至8月下旬,始终保持水深3~5CM,选择阴天或气温较低时露田。
2.3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并进期
1、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日照逐渐变短,分株停止发生,叶状茎同化功能(将光合作用产物储存于植物自己体内)最为旺盛。与此同时,可抽生花茎进入花期。
2、第二次追肥:8月下旬至9月初,每亩施硫酸钾10KG,尿素10KG,促使马蹄早封行,稳健生长;
3、9月份以干湿交替、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纵横生长及分蘖生长。
2.4结荠期
1、在地上部停止分株前约1周,母株及各分株叶状茎基部的侧芽抽生的匍匐茎由最初的水平方向生长转为斜向插入土中生长而成为结荠茎,随着气温继续下降,地上部叶状茎开始衰老黄化,球茎也逐渐定型充实,皮色由最初的白色逐渐变为棕黄色,最后为棕红色,乃至红黑色。
2、第三次追肥:10月上旬,每亩施硫酸钾30KG,尿素5KG,并喷0.2%磷酸二氢钾,使马蹄叶色保持青绿,防止早衰,促使球茎膨大充实(每次施肥时要排干水,使肥料渗入土中,让其自然露干后再灌水至原来深度)。
3、初期排水保持浅水层,利于匍匐茎向下生长,早形成球茎;封行后及球茎膨大期水层要加深到8~10CM,抑制无效分蘖分株的发生,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养分向球茎转运;成熟后水层逐渐下落,保持干干湿湿,
2.5采收
一般12月份以后,地上叶状茎枯黄15天左右,温度降低,球茎内含糖量增加,皮色转为鲜红色,味甜多汁,采收品质最好。土壤湿度大,可于收获前5~7天在田中开1~2条横沟和竖沟,排干田水,割去马蹄茎秆后再采收。越冬以后采收的球茎皮色由红色转黑褐色,品质降低,应适时采收。
三、马蹄病害防治方案
第一次使用:送嫁药(移栽前5-7天),醚菌酯+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芸苔素内酯;
第二次使用:封行前5天左右,醚菌酯+甲霜·锰锌+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第三次使用:封行后10天左右,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第四次使用:果实膨大期(封行后25天),醚菌酯+戊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四、均衡腐殖酸肥
五、生根壮秧
六、抗病抗茬
二、马蹄黄叶是什么病害?
马蹄黄萎病是马蹄病害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这一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境内。该病可发生在马蹄生长的全过程,例如,从马蹄的种植到马蹄的贮藏都可以发生黄萎病。
马蹄黄萎病主要发生在马蹄的茎部,刚染病的病株的主要表现为马蹄少数的根部叶子端逐渐变黄,随着这一病况逐渐向茎基部发展,最后可导致马蹄整个叶面全部发黄,马蹄的整个茎基部全部受到损害,马蹄的根须全部变黑,没有新根生出,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些马蹄就会全部死亡,最后在病发部位会出现一些红色黏液状物质,这些物质就是病原体所产生的。
三、兰花拉丝病害图片?
兰花拉丝病害,就是兰花的叶子出现长条形斑纹,折断后用力拉长有丝状体,
兰花拉丝病害,与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的调节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四、冬瓜黄叶病害图片?
冬瓜花期和果期供水不足,叶片会缺水黄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水:冬瓜幼苗期浇水过多或连续多雨导致叶片发黄。
2、缺营养:缺氮时先黄老叶再黄新叶,缺钾是老叶叶片边缘发黄枯焦,缺铁和缺锰时,新叶会变黄。
3、烧根:施肥浓度过高或施肥位置过近。
4、病害:灰斑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可能会危害叶片,使其发黄还生出病斑。
五、马蹄红苗是病害还是虫害?
生理性病害 通常表现为生理性红尾,其症状主要是红尾不干苗或只在顶端的一小节茎秆上干枯。该病多发生在8—9月初,产生的原因是多年种植马蹄的土壤缺少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每亩撒施硼砂、硫酸锌各2公斤,叶面喷施十元素硼肥1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60公斤喷茎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
六、马蹄蕨图片?
马蹄蕨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人们在大面积种植时需要给他准备疏松肥沃而且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在种植以前应该在土壤中失足积肥,可以通过播种或者偏差的方式进行繁殖,如果播种应该在每年4月份前后进行播种育苗,如果是千差繁殖,则可以在每年五一前后直接进行扦插,得到新的马蹄蕨以后,直接栽种在田间就可以。
七、芒果红蜘蛛病害图片?
在芒果上,红蜘蛛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只是集中于春秋两季爆发危害。只要条件适合,将会大量爆发。一般24-28℃是芒果红蜘蛛种群繁衍的最适合温度,温度过高过低、大雨连连不适合它繁衍,所以前段时间,云南个别果园发生较为严重,随着现在雨季慢慢到来,果园发生情况又会有所好转。
八、韭菜病害图片名称?
叶片: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当病斑扩展到叶子的一半时,全叶变黄、下垂、软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的灰白色霉状物。
假茎:假茎发病,呈浅褐色软腐,叶鞘易剥下;剥去外部腐烂叶鞘后保湿,假茎上可长出灰白色稀疏霉层。
鳞茎:鳞茎发病,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色至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生长受抑制,影响植株贮存养分。
根部:根部受害呈褐色,腐烂,根毛减少,影响水分吸收,根的寿命缩短,很少发新根,生长势明显减弱。
九、莴笋病害图片及防治?
一、霜霉病
1、是莴笋的主要病害。春莴苣和秋莴笋都有发生,特别是春季莴笋受害严重,在春莴笋封行时最易发生。
2、防治方法:农业措施防治,选择抗病品种,轮作,适当控制栽培密度,施足底肥,增加磷钾肥,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开沟排水,灌水施肥采用沟灌水等降低田间湿度。莲座期及时预防,收获后清除病残体等。
二、灰霉病
1、该菌为害叶片和茎,叶片病斑初呈水浸状,扩大后呈不规则的灰褐色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霉。茎部染病先在基部产生浸水状小斑,扩大后茎基部腐烂,和生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高温干燥,病株逐渐干枯死亡,潮湿条件下,病株从基部向上溃烂。
2、预防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28%灰霉立克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灭霉菌灵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腐霉可利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200倍液,或65%万霉灵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扑海因等。各种药剂交替使用。根据病情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4次。
三、软腐病
1、高温、多雨、虫多、伤口多、黑腐病重以及地势低洼、播种较早、田间积水的地块,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农业措施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如直立品种植株,茎基部水分容易蒸发,伤口易愈合,应选择能减少病菌侵入,宜选择地势较高、灌排水条件好的地区,避免选择低洼易涝地块,实施轮作,基肥充分腐熟,铲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
四、菌核病
1、除了危害莴笋外,也危害大白菜、甘蓝、萝卜、葱等蔬菜。其主要症状是地面茎基部先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然后向上扩展蔓延和腐烂,病部遍布白色丝状物和黑色鼠屎状大颗粒。病株叶片变黄枯萎了。
2、防治方法:实行3~4年的轮作。用浓度为10%的盐水选择种子,除去混入种子中的菌核。深耕培,开沟排水,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
五、病毒病
1、莴笋染病后一般表现为花叶,严重的萎缩和黄化,汁液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
2、防治方法: 注意防治蚜虫,选用艾美乐、辟蚜雾等进行防治。或用金毒冠1000倍液防治,或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体。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十、小丽花病害图片?
白粉病时小丽花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叶子和花梗、花蕾。小丽花发生白粉病的时候,会在植株上出现病变,为圆形的白粉斑层,致使叶片扭曲并枯萎。
小丽花发生白粉病多是在9、10月份,在病发的时候,可以喷洒一些药剂,例如抗霉素的稀释溶液或者多硫胶悬剂的稀释溶液等,连续喷几次,会有治疗的效果。
褐斑病
褐斑病也是小丽花常见的病害,发生褐斑病的时候,主要是感染叶片,有黄色的斑点,并逐渐扩大,还会在叶子的表面产生黑色的霉状物。
小丽花发生褐斑病,一般是在6月份——8月份发病比较严重,可以使用波尔多液或者是百菌清溶液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