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苗木病害如何防治?
一、落叶松苗木病害如何防治?
落叶松
落叶松幼苗病害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
1.种子消毒法。在种子催芽处理埋藏前用赛力散拌种,每50千克种子加0.25千克赛力散,搅拌均匀后,用麻袋盖严,放一夜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也可以用硫酸铜水浸种,施用比例为50千克种子配以0.5千克硫酸铜。
2.土壤消毒法。在落叶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搅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匀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为每公顷18.75千克—22.5千克。
3.喷药防治法。波尔多液是防治落叶松幼苗病害效果较好的常用药,不论发病与否,均应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隔7—10天再喷洒1次,要连续喷洒4—5次。药液浓度一般是1%—2%,浓度先低—些,以后随着喷洒次数的增多浓度可以再高一些。波尔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雨天或苗木茎叶有水时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矾液等等,对防治落叶松立枯病效果较好。
落叶松幼苗虫害
落叶松幼苗虫害主要有两种,一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时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间,以8—9月为最重。二是蝼蛄,喜栖息在潮湿地。它常在落叶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将土壤掘起,致使落叶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导致幼苗枯死。对于这两种虫害,具体防治办法是:
1.防治蛴螬危害。对于蛴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落叶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剂)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匀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时将其翻入地内。每公顷用药量为7.5千克—15千克,切勿过量,而且不宜连年施用,以防产生药害。二是当落叶松幼苗发生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若发现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弯曲现象,则要在被害苗木周围用铁丝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搂起一条小土沟,用0.5%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用0.1%—0.2%的敌敌畏、敌百虫溶液喷洒苗木床面,毒杀蛴螬的效果较好。
2.防治蝼蛄危害。对于蝼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傍晚时,将毒饵放在蝼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处,蝼蛄吃毒饵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烧掉。毒饵可用敌百虫、敌敌畏配制。二是在落叶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数十个小坑,坑的四边垂真平滑,下铺马粪、上盖青草,招引蝼蛄入内,于翌晨捕杀。施用敌百虫、敌敌畏毒杀效果良好。
国槐
国槐的病虫害不多。主要有苗木腐烂病、球坚介等。
。
球坚介didesmoceccus koreanusborchs,又名杏毛球介,属同翅目介科。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多危害梅花、海棠、樱花、碧桃、红叶李、杏等植物。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干上,刺吸植株汁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萎,降低观赏价值。
球坚介雌成虫虫体近球形,直径4-5毫米,高3-5毫米。初期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变硬,成黑褐色,有光泽,表面有小刻点。触角有6节,其中第三节最长。肛门发达,肛环毛有6根粗毛和2列较细的环毛。气门线路很宽,较大的多孔腺在腹板上集成宽带。雄介壳椭圆形,半透明,背有龟甲状突起线,雄虫体长1.5-2毫米,翅展2.5毫米,暗红色,腹端有针状交尾器。卵椭圆形,赤褐色,附有白色蜡粉。若虫椭圆形,初孵为杏黄色,后变为淡褐色,背面有数十条纵纹,体被白色蜡粉,腹末有2条尾丝。蛹赤褐色,椭圆形,体长1.8毫米,腹部末端有1刺状突。虫黄白色,长椭圆形。
球坚介一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寄主树皮下、裂缝中越冬。第二年3月开始活动,3也下旬蜕皮,2-3天即形成蜡质介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
受精雌体腹部膨大渐变成球形,卵产于母体下,每雌虫可产卵1000余粒。分散危害吸取枝条叶片汁液,直至10-11月,陆续越冬。
据观察,在3也上旬越冬代蜕皮后至雌虫产卵前,生长发育很快,危害严重。夏、秋季生长发育慢,危害重。
早春在寄主植物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柴油乳剂。
若虫、卵孵化期喷40%杀捕灵700-1000倍液,或0.2波美度石硫合剂。
二、如何防治松苗主要苗木病害的发生?
松苗病害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着手防御。
冬季,病虫的越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是防治的关键。 冬季害虫多以卵、幼虫、茧、成虫(介壳虫)在土壤、枯枝落叶、杂草、树皮、裂缝、芽腋、枝干越冬;病菌多以菌丝体、孢子在病残体中、土壤中越冬。如叶蝉将卵产在桂花、阴香、香樟树枝条上越冬(产卵处有白色的物质),该处的枝条会枯死;小叶榕木虱以虫、卵在叶腋处越冬。要及时清除这些越冬病虫体和清洁越冬场所。
应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虫枝、重叠枝,这可直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和病原,改善植物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来年树势;人工摘除虫茧、卵块、虫苞、刮除越冬蚧虫;翻耕土壤抗晒以减少土壤中越冬病虫;同时抓紧蛀干害虫的防治。
应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12月)树干涂白,这不仅可以杀死在树干上越冬病虫,还可有效地减轻冻害。涂白材料为生石灰、硫磺、水、盐;涂白高度为1.1米左右。
冬季还要注意防冻。冻害是由于气温的急骤下降致使植物原生质膜上出现透性较大的非脂类空隙,细胞内物质的渗漏而引起细胞死亡。可剪去初冬抽发的嫩枝以促进枝条的木质化及营养的积累,提高抗寒能力;停止对树木施入氮肥,可适当施些磷、钾肥;喷施抗冻剂,以增强植物的抗冻能力,减少低温下原生质内形成冻晶体对膜系统的机械伤害;
根颈培土可防止根颈和树根冻伤,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对不抗寒的名贵树种,还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
三、脐橙苗木病害图片及防治
脐橙苗木病害图片及防治
概述
脐橙作为一种重要的柑橘类水果,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然而,脐橙苗木病害一直是困扰果农的重要问题之一。病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脐橙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果农需要密切关注苗木的健康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常见病害
对于脐橙苗木而言,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杨梅疮病、立枯病、脱落病、轮斑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苗木生长迟缓、果实畸形、产量减少等问题,严重影响果农的收益。
病害图片示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脐橙苗木病害的图片示例,供果农参考:
防治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害,果农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
- 及时清理病株:发现病害植株要及时清理,减少病原菌扩散的机会。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 应用药剂: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 改善通风条件:保持植株间的通风畅通,减少病害的滋生。
结语
脐橙苗木病害的防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果农们加强管理,提高警惕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有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才能保障脐橙产量和品质,为果农带来更丰厚的收益。
四、苗木有哪些病害
苗木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常用的植物材料,然而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导致生长受阻甚至死亡。了解苗木常见的病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保护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
1. 根腐病
根腐病是苗木常见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主要是一些土壤真菌,例如类梭状霉菌和腐霉菌等。根腐病首先导致苗木的根部受损,进一步引发全株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根腐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主要措施包括:
- 选择自然抗病性强的苗木品种
- 保持合理的灌溉与通风,避免水分积聚
- 定期清除病害苗木,防止病菌传播扩散
- 使用防腐剂处理种植介质,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 叶斑病
叶斑病是苗木常见的叶部病害,其病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不同颜色的斑点或斑块,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落和生长不良。
叶斑病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
- 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叶
- 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进行喷洒
- 加强苗木养护与营养调理,提高抗病能力
- 优化生长环境,避免过湿或过干
3.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根部病害,主要由根结线虫寄生引起。这种病害使苗木根系受损,导致植物吸收养分能力下降,植株生长受限。
预防和控制根结线虫病的方法包括:
- 土壤消毒,杀灭线虫和病原菌
- 选用抗虫品种苗木,提高抗病能力
- 病害苗木隔离种植,阻断病菌传播
- 合理施肥,增强苗木的养分吸收能力
4. 菌核病
菌核病是一种常见的苗木病害,病原菌主要为霜霉类真菌。菌核病会导致苗木表皮出现菌核,严重时形成溃疡、坏疽等症状。
控制菌核病的方法包括:
- 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菌扩散
- 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剂喷洒
- 改善苗木生长环境,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 注意人工操作时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 根脖病
根脖病是苗木根部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其病状表现为根部出现坏死、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
预防根脖病的措施主要包括:
-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灌水控制,避免过湿过干
- 适宜的施肥,保持良好的土壤通透性
- 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剂进行防治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常见的苗木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于保护苗木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苗木病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定期监测和检查苗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与传播。
保持苗木健康,为园林绿化事业做出贡献!
五、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
是害虫及土地污染环境污染对作物的影响(如作物传染性的各类病菌)
六、黄瓜病害的常见病害?
真菌性病害
黄瓜真菌性病害发病率高,为害严重。病害发生后,黄瓜植株出现组织坏死、腐烂等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害。
①猝倒病
由德里腐霉侵染引起,一般在苗期发病,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生,可导致烂种、烂芽以及幼苗根茎部受到重创而猝倒。
②根腐病
由甜瓜疫霉、尖镰孢、茄腐镰孢侵染引起,在黄瓜苗期与成株期内都会发生,可导致黄瓜根茎呈浅褐色腐烂状态,从而阻碍黄瓜的正常生长。
③霜霉病
由古巴假霜霉菌(感染引起,可发生在黄瓜生育期的任何阶段。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使其出现不规则黄斑并且逐渐干枯,湿度较大时病斑处产生颜色发黑的霉层,严重时所有病斑连片,整片叶片全部枯萎,俗称为“跑马干”。
④白粉病
病原菌为白粉菌属二孢白粉菌和单丝壳属单丝壳菌。苗期至结瓜期都可发生,但是易在生长后期或者植株衰弱时染病。该病害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使其黄化及组织衰老,但是此症状也会出现在茎和果实上。
⑤枯萎病
该病害由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引起,在黄瓜苗期至结果期都可能发生。高温情况下,发病初期的苗子出现倒伏现象,傍晚温度降低恢复正常,病情加重则会彻底枯黄萎蔫,茎秆腐烂猝倒。
细菌性病害
棚室黄瓜种植环境较为封闭,内部温度较高为细菌病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病条件,主要为害叶片,容易导致黄瓜组织坏死、腐烂甚至出现细菌溢脓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害。
①细菌性缘枯病
在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经叶缘气孔、伤口直接侵入而发病,主要为害叶、果实、茎。叶片最易染病,先产生不规则状棕色水浸点再发展形成褐色点状病斑,最终可能会扩散到叶片中部形成大型水浸状病斑,使叶片因营养吸收受阻而坏死。
②细菌性角斑病
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顶部的水珠聚集落下后可重复传播,侵染叶片、果实、茎。侵染初期叶片正面会出现一个淡棕色的多角形水浸状斑点,之后斑点面积逐步增加扩大变为灰白色,脱落成孔。病菌侵入果实中,轻则可能导致果实干裂、腐烂,重则扩展至果实内部导致种子带菌。
③细菌性叶枯病
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生严重,通过侵染叶片气孔及伤口进行传播,集中发生在黄瓜植株中下部功能叶。侵染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斑点并且叶片边缘开始褪绿,随着病害加重,病斑颜色逐渐变为褐色,最终叶片干枯死亡。
④细菌性圆斑病
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通过侵染叶片气孔或伤口发病。与叶枯病不同之处是侵染黄瓜叶片后,病斑先黄化后透明且变薄,菌脓在湿度大时不明显
病毒性病害
黄瓜种植范围广,种植品种多,成为很多植物病毒的寄主。病毒变异速度快并通过不同形式侵染寄主植物,致其减产甚至整株死亡。侵染我国黄瓜的瓜类病毒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瓜类褪绿黄化病毒
通过烟粉虱以半持久方式在寄主植物之间快速传播,引起黄瓜叶片除叶脉以外的区域褪绿黄化,植株轻微矮缩,由下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新叶无症状。
②小西葫芦绿斑驳花叶病毒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通过叶片相互接触或者人为活动进行机械传播。
可对植物造成系统性破坏,具体表现为:叶片出现环形褪绿斑、局部畸形坏死,果实畸形,口感僵硬味苦,黄瓜产量降低,商品价值下降。
③黄瓜花叶病毒可在多年生寄主植物上越冬并在来年侵染不同寄主植物,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的传毒途径或机械摩擦等传播。
主要侵染黄瓜叶片,染病后的子叶会逐渐枯萎或者发黄,幼叶为深绿和浅绿相间的小花叶状并且褶皱增厚,情况严重则出现逆向反卷。茎节畸形,出现不同程度的伸长或缩短,可随叶片一起枯萎;果实出现绿色花斑且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凸起。
④黄瓜绿斑花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土壤以及其他毒株的枝叶传播,分为常见的绿斑花叶染病和黄斑花叶染病2种。
染病初期的子叶呈亮绿与深淡的暗绿相间斑驳,病斑部位突然隆起后产生瘤状物,严重时会使植株的叶片扭曲缩小,从而导致植株整体矮化,果实也产生瘤状物成为畸形瓜,产量降低并且口感下降。
2 黄瓜病害综合防治
实际生产中解决黄瓜病害问题应先预防再防治,运用综合防治手段避免病害发生,只有理清病害发病原因,精准识别病害症状才能对症下药,控制病害。
农业防治
种植前尽可能选取抗病丰产品种,培育无毒苗。种植时地势最好选择高处、向阳、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期间及时清理作物周边的杂草,并对温棚进行清洁,减少病源;适当施用有机肥,黄瓜理论最高产量的有机肥施用量为23.56 t/h㎡,与20 cm左右厚度的表层土充分混匀;控制栽培株距,保证黄瓜合理的种植密度,株距可保持在25 cm左右,行距保持在50 cm左右;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有效降低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七、花卉防病害有什么好方法?
1、烟丝
烟丝水同样能够杀死蚜虫,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首先我们将香烟中的烟丝剥离出来,4到5根香烟即可。将喷水壶清洗干净,把烟丝放在喷水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两天左右的时间即可。
2、酒精
用无菌棉签蘸取75%的酒精,擦拭被病虫害侵染的叶片,然后放置在通风的位置养护 每隔两天擦一遍。
八、真菌性病害有那几种病害?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五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绵霉菌,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
2:接合菌亚门大多腐生,引起作物病害的只有少数几种。如根霉菌引起甘薯软腐病。3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白粉病),球壳菌(甘薯黑斑病,谷类赤霉病,麦角病),核盘菌(菌核病,褐腐病)。4担子菌亚门黑粉菌,锈菌。5半知菌亚门丛梗孢菌(稻瘟病菌,玉米大小斑半菌等),黑盘孢菌(炭疽病菌等),球壳孢属(棉花褐斑病菌,芝麻茎枯病菌等),无孢菌(棉花立枯病菌等)。
九、在农业病害中,主要病害类型?
在农业病害中主要有三种病害类型,分别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
十、在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类型?
1.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2.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