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植物病害的鉴定原则?

发布时间:2025-03-10 14:33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植物病害的鉴定原则?

1.知天、知地、知作物:做到三知方可入门。2.知根、知茎、知叶、知果:做到四知方能知大局。3.看尖、看叶、看花、看果、看茎、看根:做好六看方诊断4.扒根、抓叶、灼病而闻:可断定是病非病。

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二、蕨类的寓意?

蕨类说的是一种植物的类别,没有什么寓意。

三、蕨类的品种?

蕨类是一类植物,常见的品种有刺蕨、水龙骨、薯蕨等。

刺蕨叶片尖端有锐利的刺,生长在山地和森林中;水龙骨则长于沼泽地带,其叶片形似龙骨;薯蕨叶子像手掌,通常用来制作菜肴。除此之外,还有紫萁、翠羽等品种。

四、最矮的蕨类

最小的蕨类植物叫团蕨。一听这名字,就能猜到它长得像把小团扇。它有多大呢?5毫米。团蕨是南洋群岛的一种蕨类植物。在它的细长的横走的根状茎上,没有叶柄,只有长仅5毫米的小叶片。

五、黑粉菌引起的主要植物病害?

玉米黑粉菌(CornSmut)又名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ustilagomaydis)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六、植物病害的概念是什么?

植物在生长发育或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导致一系列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甚至死亡,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造成经济上或生态上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七、简述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原物从侵染到寄主植物病状出现的过程,简称病程,侵染程序一般分为以下3个时期:

(1)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2)潜育期。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发病期。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

八、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哪些?

作物病害的常见病状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作物患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如叶绿素受抑制或破坏,出现褪绿和黄化;花青素形成过盛,叶片变红或紫红,呈现红叶;有的叶片黄绿相间,呈现花叶等。 (2)坏死作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受到破坏而死亡。作物发病后最常见的坏死是病斑。病斑可以发生在作物的根、茎、果实等多个部位。有褐斑、黑斑、灰斑、白斑、紫斑等,以褐斑较多。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多角形及不规则形等。 (3)腐烂作物病组织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水分流出而腐烂。如根腐、茎腐、果腐和穗腐等。 (4)萎蔫作物全部枝叶或部分枝叶出现失水状态而凋萎下垂。可分为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生理性萎蔫是由于土壤中缺水或高温时过分的蒸腾作用,而使植物叶片、顶部嫩茎失去膨压而表现萎垂,若及时供水,植株可以恢复正常;病理性萎蔫是指植物的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病原物侵害,大量菌体堵塞导管或产生毒素,阻碍和影响水分输送,引起叶片凋萎、枯黄,造成黄萎、枯萎,或植物迅速萎蔫而叶片仍呈绿色的称为青枯,这种萎蔫大多不能恢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5)畸形作物病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形态异常。常见的有:全株节间缩短、分蘖增多,病株比健株矮小,称矮缩,如水稻普通矮缩病等;作物病株比健株生长得特别细长,称徒长,如水稻恶苗病等;局部病组织细胞发育不平衡,常见于叶面上高低不平的,称皱缩;作物根、茎或叶片上形成突起的增生组织,称疣肿,如玉米疣黑粉病等。

九、蕨类花语?

狼尾蕨的花语:自我陶醉

  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粗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兔脚蕨为长绿草本附生蕨类,喜温暖半阴环境,能耐一定的干燥,土壤以疏松透气的沙质壤土为佳,半耐寒,冬季不能低于5℃。基质宜用泥炭或腐叶土和园土各半混合。生长季节如水分供应充足,茎叶能保持新鲜柔嫩的最佳状态。

  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无妨,水分过多会使根状茎上的鳞片变成褐色。繁殖方法:切取带2-3叶的根状茎顶端部分,放于泥炭或珍珠岩和沙的混合基质里面,置于半阴湿润的温暖环境,用铁丝等物固定,保湿约一个月后长新叶、发新根,或用高压其根茎的方式繁殖也可

  兔脚蕨生长缓慢,具有棕色的根状茎鳞片,半耐寒,用高盆或吊篮栽种,银白色的匍匐茎下垂,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其根状茎还能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

十、蕨类的根系类型?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的根通常为为假根,不能吸收水分,仅有固定作用。茎多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柱通常分为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其存在的目的是保护蕨类植物的毛和鳞片。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大类群,也是最早的陆生植物。这种植物是生长在山野的草本,有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遍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蕨”最早出现在我国《诗经》。《诗经》中有“言采其蕨”的记载。它的别名很多,古代叫它蕨萁、月尔、綦等,民间又称它为龙头菜、蕨菜、米蕨草、如意菜等。

蕨类植物也叫羊齿植物。在古生代,蕨类植物中的鳞木、芦木都很高大,后来绝灭了,埋在地层中形成了煤。现代生存的蕨类植物,除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桫椤是木本外,其他都是草本。蕨类植物没有花,也没有果实和种子,是以孢子来繁殖的。

上一篇:百子莲,百子莲怎么养殖,百子莲病虫害诊治? 下一篇:葱兰叶子上有白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