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虫害怎么处理
一、花生虫害怎么处理
1.花生田防治蛴螬 蛴螬是危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对花生的产量和商品性影响都很大,7月中下旬至8月初是防治花生蛴螬的最佳时期,做好综合防治对农民的增产增收非常重要。下面简要介绍3种常用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 一是在肥料使用上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精耕细作,科学浇水施肥,做到氮、磷、钾肥合理配比,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及微肥,叶面喷施“天达2116”,间隔15天1次。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花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二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生进入需水临界期,也是蛴螬的危害盛期,如遇干旱,可结合抗旱浇水淹杀。三是可利用田边地头、村边、沟渠附近的零散空地,点种蓖麻,蓖麻中含蓖麻素,可毒杀取食的金龟子,降低成虫基数。
(2)物理防治法 一是药枝诱杀。一般成虫出土高峰期,将新鲜的榆树枝条截成50~70厘米长,3~5枝捆成1把,用90%晶体敌百虫500~800倍液均匀喷在树枝上,傍晚插于花生田内,每亩插4~5把,第2天早上收把并保存于阴暗潮湿处,傍晚拿出再用,一把药枝能连续用2~3天。二是火堆诱虫。傍晚时分选择成虫比较多的树下,堆积作物秸秆或干草等可燃物,点燃后摇动树体,成虫就会飞进火堆。
(3)化学防治法 蛴螬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为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用48%天达毒死蜱长效缓释剂每亩250~400毫升,拌细炉渣或粗砂20~25千克开沟穴施,或兑水40千克喷淋灌根,施药后立即浇水,或亩用40%辛硫磷1~1.5千克,傍晚前后随水浇灌,能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2.蚜虫的防治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用3%天达啶虫脒1000倍液+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防治即可。
二、花生有什么病害,如何解决
在花生生长期容易出现的病症有:锈病、根腐病、青枯病、叶斑病等,就说叶斑病吧,它只是一个统称,其实还分几种症状。北方一般花生在即将成熟的时候由于天气潮湿多雨,容易发生根腐病。防治方法:1.拌种时就加入药剂。2.在病症未发或者是发病初期,喷施新农人(1+1)黄金搭档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既防病治病又能增产20%以上。
三、花生苗期应注意哪些病害?
花生苗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青枯病。此病无特效药防治,可选种抗病品种防治效果明显。
茎腐病。种子贮藏不霉捂是防治茎腐病的基本措施。如果种子捂了,可用多菌灵浸种。方法是先取50%多菌灵125克,加入25千克水中制成稀释液,再倒入50千克种子,浸种24小时,待药液被吸干后播种。田间病株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浇株或喷雾防治。
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病株结的果畸形,小似豆粒,壳薄,种仁能撑破果壳,露出部分呈紫色,这种小粒荚果带病率高达100%。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措施是严禁播种病粒种子,挑选大果大粒播种,治好蚜虫,杜绝传毒媒介,选种抗病品种。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由病原线虫侵入根系及荚果所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受害部位组织被破坏,形成虫瘿,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可每亩用10%克线磷4千克~5千克,施于播种沟内即可。这些药除可防治线虫病外,还能兼治同期发生的地下及地上害虫。
主要害虫有:大黑、黑皱、黑绒鳃金龟甲及其蛴螬、棕色蛴螬、云斑蛴螬及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吸取汁液的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地上害虫。防治方法主要是种子包药。在有上述害虫发生的田块,可用35%种衣剂4号0.5千克,拌花生种仁25千克(即1克药拌50克种仁),把药和种仁均匀倒在塑料布上搅拌均匀,待药凝固后即可播种。
四、花生用什么杀菌剂拌种,用什么药预防花生虫害?
您好!花生药剂拌种,用杀菌剂拌种,可以杀灭附着在种子上面的各种病菌;用杀虫剂拌种,可以杀死或驱避地下害虫,防止鼠、鸟危害,促进全苗。防治花生苗期病害,一般每公斤种子用25%的多菌灵5克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和鼠、鸟危害,每公斤种子用50%的辛硫磷2克拌种。
为了高效的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及蚜虫、病害的发生,同时又减少春花生烂种的发生。目前,北京绿禾宝特推出防虫治病增产的花生拌种剂拌有益+满适金。在防病害方面:可防治花生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猝倒病等。防虫害方面:在花生整个生长季节可有效控制蚜虫、蓟马、飞虱的危害,控制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
仅供参考!
五、花生根结线虫病怎么有效的防治?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分布广,危害大。防治很重要,一般防治方法有:严格检疫老花生区;清理田园,消灭病源;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物防治;重点说下生物防治,是通过微生物制剂淡紫拟青霉菌,下面我来介绍下怎么使用:
1、拌种 按种子量的1%进行拌种后,堆捂2—3小时、阴干即可播种。2、处理苗床 将乐贝丰牌淡紫拟青霉菌剂与适量基质混匀后撒入苗床,播种覆土。1公斤菌剂处理30—40平方苗床。3、处理育苗基质 将1公斤菌剂均匀拌入2—3方基质中,装入育苗容器中。4、穴施 施在种子或种苗根系附近,亩用量0.5—1公斤。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