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嫁接牡丹花
一、怎么嫁接牡丹花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见效快,对一些发枝力弱的名品种的繁殖尤为适用。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药根作为砧木(也可用较差品种的牡根),每年9月选取砧木。砧木要求壮直,直径比成人小指微细点,长度与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将砧木在太阳下稍晒一下,或阴天1-2天,使其略干、较软不易裂断。用利刀将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选生长充实之顶芽,直径与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长约5厘米,下端削成“v”形.与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层接合。如果二者粗细不完全一致,只要一边对齐,让一侧形成层相接即可,切不可将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两边都不搭界,这是嫁接的关键,否则就不能成活。砧木与接穗相结合后,外用塑料薄膜带扎紧栽入土中,接口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顶芽上8厘米,将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后覆草浇水,保护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叶。
牡丹与芍药嫁接,其优点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长较快,费力较少。缺点是多肉质的芍药根易受地下害虫食蚀,损害严重时嫁接的新苗会突然死去。
应当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后,芍药根日渐老化,而接穗下端则慢慢长出牡丹根来。这时若不剪除芍药根,树龄很少有超过10年的。如果将芍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长,树龄也会因此如长。
二、牡丹怎么种植啊
牡丹性“宜凉畏热,喜燥恶湿”,且喜肥,不耐酸碱土壤。
一、栽培季节与方法:
牡丹栽植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在背风向阳,不易积水的地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齐土面为宜,栽植坑的大小以根能伸展为度,坑内留些细土拢成小墩,使根在土壤上坐定,理顺根系,然后复土,踏实,浇二、三次透水,株行距以50X50(cm)为宜。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牡丹种子在8月上旬成熟后及时采收,立即播种。播种过晚,种子来春不宜发芽。播种牡丹5-6年才开花,故此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2、分株:把生长五年以上的大株牡丹连株挖出,放阴凉处晾置2-3天,待根变软时将其分成2-3枝一组的小株,植于圃地。
3、嫁接:剪取大株牡丹发出的土芽或一年生的短枝将其部2-3cm削成楔形嵌接于15-20cm长的芍药根上,用麻皮缠紧,抹上泥巴进行栽植,嫁接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嫁接苗应挖沟栽植,其株距10一15cm,行距30-40cm,栽后培上土埂,以接穗不露出土为宜。
三、养护管理:
l、施肥:每年至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以促进开花;第二次在花后半个月施,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饼肥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为宜,也可掺拌化学复合肥。
2、浇水:牡丹较耐旱,但干旱季仍需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
3、病虫害防治:牡丹病害常见的有褐斑病,防治方法是,每年花后开始,每半月喷一次波尔多液或托布浸,多菌灵液。入冬前及时剪除病叶烧掉,春季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
牡丹虫害主要有吹绵介壳虫,夏秋季节白色虫体附着在枝干和叶背上,可用500倍的氟乙酰胺或1000倍液的氧化乐果药液喷杀或在入冬后用石硫合剂涂刷枝干。
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洗浇根部20-30cm深处,以每亩地0.25千克为宜。
三、怎么种牡丹啊
丹屬於芍藥科﹐是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肉質根, 性冷、怕熱、喜燥、惡濕 。“濕度”是它生存的主要因素,即使短期的淹水也會造成傷害,輕的傷根﹐葉變黃, 嚴重的爛根,枝葉枯死,長期水量偏多的牡丹,開花顏色平庸,所以最好種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又疏鬆的中性或微鹼性( ph 值在6.5~7.5)的壤土或砂質壤土中,才能根深葉茂,花開時花大色鮮。南部熱帶地方則選側方有遮陽之地為佳。 牡丹有“春發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 ”的習性,每年3月間發芽開始到10月底葉片枯落為止是它的生長發育期,從葉枯時到次年春芽萌動為止则是它的休眠期﹐一般開花的溫度在60 ~65°F ( 16~18°C)時最理想,秋季則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時期,有利於早發新根,又有利於早恢復植株的元氣 ,存活率高,俗語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說法,具體時間從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宜,在此之內,越早越好,所以掌握時令,及時栽種十分重要。 ( 照片)
牡丹的繁植可以採1.實生繁殖(播種 ) 2.無性繁殖(壓條、分株、嫁接 )等多種方法,其中以分株、嫁接、播種、最為常用,而播種法主要用於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或培育新品種時。俗稱的“實生苗”則為從種子培育而出,開花不易,至少需時4到5年,如果用種子繁殖﹐採種時間﹐在8月底9月初﹐當果角呈蟹黃色時採收最佳﹐過早種子不成熟﹐過遲種皮發黑變硬,種子不易出苗﹐播前將種子泡在溫水中(60°左右)20~30小時﹐ 種子採收後未乾就立刻下種﹐過晚出苗率會低﹐播種後﹐一般30天左右即可萌發出幼根﹐因為牡丹有上胚軸休眠期﹐幼根經過了冬季的低溫後﹐完成休眠期的生理變化﹐第二年春才可萌發﹐所以當冬天來時﹐幼根就停止生長﹐直到第二年春再度開始生長﹐然後視情況做小苗移栽。
(果實)
(種子)
(一年生實生苗)肥料方面:牡丹性喜肥 ,施肥是栽培管理中一項重要措施 ,新種的第1年﹐不施肥﹐從栽種後第2年開始﹐每年施肥3次﹐ 第一次在牡丹開花前15~25天左右﹐一般而言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間﹐這時葉子還未充分展開﹐同化作用不強﹐但枝葉花蕾生長旺盛﹐需要大量的養份促進生長。第二次在開花後半個月内進行﹐這時正是枝葉生長旺盛和花芽開使分化的時候﹐施肥有利於牡丹恢復健壯生長及利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為來年開花打下基礎﹐這時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次在秋冬之季施用﹐份量可多些﹐有助於牡丹的過冬保護。肥料用全肥﹐可施用市面上所售的玫瑰肥即可。
修枝拿芽:修枝的目的在于保持牡丹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的平衡﹐至於每株留多少枝﹐依不同品種而定﹐一般而言﹐每株留5~8枝﹔拿芽就是除去從植物根頸上長出的﹐多餘的芽﹐避免枝葉長的太茂密﹐影响開花﹐新種的第一年不需要修枝拿芽﹐全部保留﹐任其自然生長﹐到第2年春季再進行﹐時間約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間﹐這時每枝枝芽應該都有3~5片葉子了﹐以後便要年年進行。
(萌芽)
(嫩葉及花蕾)摘蕾方面:一枝芽開一朵花﹐不但花朵大而且鮮豔﹐若一枝開數朵﹐則花形較小﹐而且影响次年的開花﹐所以應該在3月底花蕾已經長大時摘除形小又密生的﹐使每一個發育較好的枝上僅留一個頂蕾﹐去除側蕾。倘若牡丹發育較弱時﹐就摘去所有的花蕾﹐保護母株﹐為次年的開花打下基楚。
牡丹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 , 因此栽培容易 , 管理簡便 , 非常適合庭院應用 , 在一般環境條件下 , 和一般栽培管理下 , 都能生長和開花 , 為了讓枝葉繁茂﹐花大色艷 , 注意以上幾點 , 就能在庭院中 , 欣賞到自己栽種的各式各樣不同花形、不同
顏色的美麗花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