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繁殖 > 正文

肉汤培养基接种步骤?

发布时间:2025-06-08 06:20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花卉繁殖

一、肉汤培养基接种步骤?

培养步骤如下,

1. 称取本品 37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 分装于带有小倒管的试管中,121℃高压灭菌 15min,

2. 用接种环将所有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或 LST 肉汤管培养物转种于 EC 肉汤管中。

3. 将 EC 肉汤管置 44.5±0.2℃水浴箱内,培养24h。

4.观察结果,按产气管数,查mpn值即可。

二、固体培养基接种的步骤?

1.1器皿准备

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所用的一些玻璃器皿,如,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烧杯、吸管等,经洗涤、干燥、包装、灭菌后使用。

1.2溶解培养基配料

先在烧杯中放适量水,按培养基配方称取各项材料,依次将缓冲化合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材料加入水中溶解,最后加足水量,搅拌均匀。

1.3调pH值

配料溶解后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根据要求加稀酸(0.1mol/L盐酸)或稀碱(10%氢氧化钠)调pH值。加酸或碱液时要缓慢、少量、多次搅拌,防止局部过碱或过酸而导致测量不准确和营养成分被破坏。

1.4加凝固剂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凝固剂,如,琼脂、明胶等。将凝固剂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加热并不断搅拌至融解,再补足所蒸发水分。

1.5过滤分装

在二层纱布中间夹入脱脂棉,将配好的培养基趁热过滤并分装。斜面培养基分装量约为试管高度的四分之一(4~5mL),穿刺培养基分装量以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分装过程中勿使培养基沾污管口,以免弄湿棉塞造成污染。

1.6包扎标记

将试管加棉塞,外面包扎一层牛皮纸或铝箔并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

1.7灭菌

根据要求将培养基灭菌,通常蒸汽灭菌为121℃,15~20min。

1.8斜面摆放

灭菌后及时摆放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管长的二分之一为宜。

1.9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作无菌检验,通常30℃培养1~3天。无菌检查合格后将其保存于4℃下备用。

三、简述动物接种培养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对开展细胞培养异常重要,工作量也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准备工作中某一环节的疏忽可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进行。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仪器的检查与调试。

二、取材

在无菌环境下从机体取出某种组织细胞(视实验目的而定),经过一定的处理(如消化分散细胞、分离等)后接入培养器皿中,这一过程称为取材。如是细胞株的扩大培养则无取材这一过程。机体取出的组织细胞的首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理论上讲各种动物和人体内的所有组织都可以用于培养,实际上幼体组织(尤其是胚胎组织)比成年个体的组织容易培养,分化程度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取材后应立即处理,尽快培养,因故不能马上培养时,可将组织块切成黄豆般大的小块,置4℃的培养液中保存。取组织时应严格保持无菌,同时也要避免接触其他的有害物质。取病理组织和皮肤及消化道上皮细胞时容易带菌,为减少污染可用抗菌素处理。

三、培养

将取得的组织细胞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的过程称为培养。如系组织块培养,则直接将组织块接入培养器皿底部,几个小时后组织块可贴牢在底部,再加入培养基。如系细胞培养,一般应在接入培养器皿之前进行细胞计数,按要求以一定的量(以每毫升细胞数表示)接入培养器皿并直接加入培养基。细胞进入培养器皿后,立即放入培养箱中,使细胞尽早进入生长状态。

正在培养中的细胞应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的内容包括细胞是否生长良好,形态是否正常,有无污染,培养基的PH是否太酸或太碱(由酚红指示剂指示),此外对培养温度和CO2浓度也要定时检查。一般原代培养进入培养后有一段潜伏期(数小时到数十天不等),在潜伏期细胞一般不分裂,但可贴壁和游走。过了潜伏期后细胞进入旺盛的分裂生长期。

细胞长满瓶底后要进行传代培养,将一瓶中的细胞消化悬浮后分至两到三瓶继续培养。每传代一次称为“一代”。二倍体细胞一般只能传几十代,而转化细胞系或细胞株则可无限地传代下去。转化细胞可能具有恶性性质,也可能仅有不死性(Immortality)而无恶性。培养正在生长中的细胞是进行各种生物医学实验的良好材料。

四、冻存及复苏

为了保存细胞,特别是不易获得的突变型细胞或细胞株,要将细胞冻存。冻存的温度一般用液氮的温度—-196℃,将细胞收集至冻存管中加入含保护剂(一般为二甲亚砜或甘油)的培养基,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冻存,最终保存于液氮中。

在极低的温度下,细胞保存的时间几乎是无限的。复苏一般采用快融方法,即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后,立即放入37℃水中,使之在一分钟内迅速融解。然后将细胞转入培养器皿中进行培养。冻存过程中保护剂的选用、细胞密度、降温速度及复苏时温度、融化速度等都对细胞活力有影响。

扩展资料:

进入细胞间开始细胞培养时,注意事项:

①确定所有的细胞操作用的溶液和耗材都已经消毒并检测没有问题,不确定的溶液和耗材请勿使用,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借用别人的溶液。

②确定衣服的袖口已经卷起或者白大褂的袖口已经扎紧。

③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需要的话及时进行补充。

④确定所有需要用到的溶液和耗材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为了方便单手开启瓶盖,实验开始前可以把所有瓶盖旋松。

⑤尽量不要直接倾倒溶液,除非瓶口没有被烧坏。如果倾倒失败,溶液粘在瓶口,请用喷过75%酒精的纸巾仔细清洁瓶口周围(不要接触到瓶口)后在火焰上简单烧灼。

⑥操作时如果不能肯定所用的耗材是洁净的,必须及时更换。

⑦实验完毕及时收拾,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齐,最后用75%酒精清洁台面。

四、春栽香菇大棚接种消毒几天?

春季栽培香菇大棚接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害。通常情况下,建议进行连续两次的消毒处理,每次间隔3-5天。首先进行地面和设施的清理,然后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大棚进行喷洒或熏蒸处理。接种前必须确保消毒剂已经完全挥发,大棚内没有残留的有害物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进行消毒处理至少需要6-10天的时间。

五、组织培养接种室包括哪些接种设备和工具?

接种室也是无菌操作室,主要设备及用品有: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小推车、搁架,磁盘,接种工具(各种镊子、解剖刀、手术剪、普通剪刀、接种针、酒精灯、手持喷雾器、细菌过滤器等等),

六、培养皿接种后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1、倒置培养可以防止污染:为了防止正置培养时培养皿盖上出现的蒸馏水流到培养皿上,导致菌落成片,不能计数或分离等。同时也减少染菌的可能。

2、方便观察计数:平板倒置进行微生物培养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相对不会太快扩散,观察时有利于辨别菌落特征。

3、利于菌落出现:倒置后,琼脂表面不会残留水份,否则有水的话,细菌在表面生长成菌膜,菌落难以出现。

七、袋栽平菇接种后培养料产生酸臭味的原因是什么?

袋栽平菇时培养料产生酸臭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培养料水分过多,料内氧气少,诱发嫌气性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致使培养料变酸发臭;

(2)原料不新鲜,不干净,未经发酵处理或发酵不彻底,拌料播种后杂菌先于平菇菌种蔓延生长,致使培养料产生异味;

(3)菌丝培养阶段,因菌袋堆码重叠,料温增高,加上菇房过于密封,诱发曲霉、红色面包霉等喜高温杂菌孳生,培养料因此产生异味;

(4)培养基内氮素营养成分过高,与加入的石灰混合后起化学反应,产生氨臭。处理措施:

(1)拌料时控制水分,勿过干过湿。

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料∶水以1∶1.3~1.4为宜,其他秸秆类原料,料∶水以1∶1.5~1.8为宜。

(2)袋栽平菇所用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应新鲜干净。拌料前暴晒1~2天,或充分发酵后再播种。

拌料时加入原料干重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抑制杂菌;

(3)接种后根据气温变换堆码方式,控温调湿,适当开窗、开门通风换气;

(4)当培养料异味较轻时,可开袋换气,逐步消除酸臭味;

(5)当培养料异味严重时,应及早将培养料从袋内倒出,晾晒后加适量石灰,至pH 7.5左右,含水量58%左右重新播种。

如果培养料已腐烂发黑,就不宜再种菇。栽培场地散布的酸臭味,可用除臭剂除去。除臭剂配方:硫酸亚铁5份,硫酸氢钠95份,磨粉拌匀即成。

八、对峙培养步骤?

对峙培养法呢,就是将分离物溶解于有机试剂(如甲醇、丙酮)中内制成一定浓度药液.用微量注射器滴加在直径8毫米滤纸圆片上(用打孔器就可以了),制成具有一定剂量的药片(如果药量不够,就等药液干了过后再滴加,如此重复即可).将药片置于PDA 平板一侧.然后在冰箱内存放3O分钟使药剂充分扩散.将供试菌进行前培养.用打孔器制成直径5毫米菌块,并置于平板另一侧.25±1℃ 培养48~72小时,当分离物具有抗菌活性时,菌丝扩展受到抑制而形成抑菌带。

九、液体培养基接种方法?

液体培养基接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穿刺接种:常用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接种工具为接种针,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具体做法是,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如某细菌具有鞭毛而能运动,则在穿刺线周围能够生长。

液体接种:从固体培养基中将菌洗下,倒入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用移液管将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或从液体培养物中将菌液移至固体培养基中,都可称为液体接种。

活体接种:专门用于培养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因为病毒必须接种于活的生物体内才能生长繁殖。接种的方式是注射,也可以是拌料喂养。

浇混接种:该法是将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养皿中,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C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达到稀释的目的。待平板凝固之后,置合适温度下培养,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菌落。

这些就是液体培养基接种的一些方法,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

十、简述常见的细菌接种培养方法。?

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目标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按照配方配制培养基。

2. 灭菌:将培养基和培养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

3. 接种:将目标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穿刺接种法、斜面接种法等。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适宜的培养环境中,如恒温培养箱、摇床等,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条件,让细菌生长繁殖。

5. 观察和鉴定:定期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如形态、颜色、大小等,并进行鉴定,以确定培养的细菌是否为目标细菌。

6. 保存:如果需要保存细菌,可以将其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放入冰箱中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细菌培养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杂菌污染。同时,根据培养的细菌种类和目的,培养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上一篇:铁树底下的小芽怎样栽培? 下一篇:荷包牡丹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