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料栽培平菇需要哪些原料?发酵料栽培平菇?
一、发酵料栽培平菇需要哪些原料?发酵料栽培平菇?
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为了提高生料栽培的成功系数,需在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杀菌剂和杀虫剂。通常在料中拌入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0.1%的敌敌畏,并适当加大用种量。
熟料栽培安全可靠,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但熟料栽培费工、费时,消耗能源,大规模露地种菇较难采用。
发酵料栽培兼有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利用和熟料栽培安全可靠的优点。只要掌握了简易的堆料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添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堆料发酵。利用培养料堆沤时产生的高温(60~70℃)杀死料中的害虫(包括虫卵)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常见杂菌,且发酵料更利于平菇菌丝腐生发菌。所以,利用发酵料种菇将是近期内平菇生产的方向。
二、发酵料栽培平菇怎么发酵?
发酵料栽培平菇发酵要把发菌温度采取先高后低的方式,
装袋后迅速提高菌袋温度,使其达到35℃,袋内中心温度升到40℃,维持两天,然后翻袋透气,稍降5℃左右,再次将温度提升到35℃,至菌种产生抗体菌膜后,逐渐降低至室温。这样既能使培养料内嗜热放线菌迅速繁殖达到以菌治菌的目的,又能杀灭虫卵及部分杂菌。
三、秋季玉米芯发酵栽培平菇
秋季玉米芯发酵栽培平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材,平菇不仅富含营养,而且可以栽培简单方便。在秋季,利用玉米芯进行平菇的发酵栽培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材料准备:
- 新鲜玉米芯
- 平菇菌种
- 木屑
- 温水
步骤:
1. 清洗新鲜玉米芯,确保表面没有污垢。
2. 将玉米芯切成适当大小,并用温水浸泡2-3小时,以去除玉米上的淀粉。
3. 取适量的木屑,将木屑用开水烫一下,使其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然后用凉水清洗,沥干备用。
4. 将处理过的玉米芯放入发酵桶中,一层玉米芯一层木屑,依次堆叠,最上面一层用木屑覆盖。
5. 均匀撒播平菇菌种,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6. 在栽培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通风,以保持适宜的氧气含量,促进平菇的生长。
7. 大约7-10天后,就可以收获新鲜的平菇了。
注意事项:
1. 选择新鲜的玉米芯,避免使用长时间存放的废弃玉米芯。
2. 温度是平菇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控制好发酵桶内的温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
3. 注意适度的湿度,玉米芯和木屑的水分要均匀分布,但避免过湿造成细菌滋生。
4. 在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发现有病虫害时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平菇的健康生长。
秋季玉米芯发酵栽培平菇的好处:
1. 方便快捷:利用废弃的玉米芯进行平菇的发酵栽培,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和专业的设备,只要简单准备材料即可。
2. 营养丰富: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具有很好的作用。
3. 环保健康:废弃的玉米芯无需处理,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4. 味道鲜美:经过发酵栽培的平菇更加鲜嫩可口,口感丰富,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通过秋季玉米芯发酵栽培平菇,不仅能享受到新鲜健康的食材,还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栽培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爱好农业的人来说是一种有趣的尝试。无论是从营养还是味道方面,平菇都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食材,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加利用,烹饪出更多美味的佳肴。
四、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em
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发酵料栽培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平菇作为一种高产、高营养价值的菌类食材,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提高平菇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栽培技术。其中,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利用发酵料作为平菇的培养基,既满足了生长需要,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发酵料栽培技术利用发酵料作为平菇的培养基,可以解决传统栽培方式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发酵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培养基的pH值和营养成分。发酵料中的有机物质能够提供平菇所需的碳源,而其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则为平菇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其次,发酵料栽培技术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在发酵料中,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一系列生物反应,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病原菌和虫害的滋生,从而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此外,发酵料的气味也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可以避免害虫的侵入。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发酵料呢?发酵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物理性状、化学性质以及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等因素。一般来说,适合平菇生长的发酵料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含水率适宜:发酵料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60%~70%之间。如果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发酵料发霉变质;而含水率过低,则会限制平菇的生长。
- 碳氮比适当:发酵料的碳氮比对平菇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碳氮比应控制在20:1~30:1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平菇的生长不良。
- 无臭味和有毒物质:选择发酵料时要注意排除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含有有毒物质的材料,以免对平菇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 质地适中:发酵料的质地应适中,不宜过于松散或过于紧实,以便平菇的菌丝能够良好地扩展和生长。
目前,常用的平菇发酵料包括秸秆、麸皮、玉米秸秆等。这些材料具备较好的发酵效果和适宜的物理性状,可作为平菇的培养基。发酵料栽培技术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材料准备:将选用的发酵料进行切碎或粉碎,控制好含水率。同时,要杜绝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
- 消毒处理:将发酵料进行高温消毒,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虫卵。消毒方式可以选择蒸汽消毒或热水浸泡消毒。
- 接种发酵料:将消毒处理后的发酵料移入培养容器中,均匀撒入平菇菌种。
- 培养管理:控制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定期除杂、翻动发酵料。
- 生产喷洒: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对发酵料进行喷水保持湿度,促进平菇的生长。
- 收获加工:待平菇完全长成后,及时进行收获和加工,确保食用的平菇具备最佳口感和营养价值。
总之,发酵料栽培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平菇栽培方法。通过合理选择发酵料,并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大幅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害的发生,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发酵料的选择和培养管理技术,不断推动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五、发酵料栽培平菇基本技术?
过去栽培平菇以生料或熟料栽培为主,生料栽培不是所有季节都适宜,时期不对会造成较高污染率;熟料栽培适合所有季节,但燃料成本较高。平菇发酵料加短时灭菌技术,可解决以上两方面的缺点,节省灭菌时间70%,节省燃料75%,成品率98%以上。
■栽培季节
可在春季4至6月、秋季8月初到11月生产。
■品种选择
发酵料栽培应选择菌丝长势强壮,吃料迅速的黑色、灰色或白色,当地应季主栽、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原辅料及配比
棉籽皮40%至50%,玉米芯30%至40%,麦麸15%至20%,石灰3%至4%,尿素0.3%至0.4%,粗盐1%至1.5%,磷酸二氢钾0.5%。含水量65%左右。
棉籽皮75%至80%,麦麸15%至20%,石灰3%至4%,粗盐1%至1.5%,尿素0.3%至0.4%,磷酸二氢钾0.5%。含水量65%左右。
将棉籽皮或阔叶树硬木木屑、粉碎了的杂木枝丫等80%,麸皮15%至20%,尿素0.3%至0.4%,石灰2%至3%,石膏粉1%,粗盐1%至1.5%,加适量的水65%左右。
■发酵技术
玉米芯最好提前用水浸泡1至2天,选择适当大小的地块,将土铲平压实,将棉籽皮铺好一层10厘米左右,再铺玉米芯10厘米左右,交叉反复铺至堆高80厘米至100厘米;铺主料时分层加入麸皮、石灰、石膏、粗盐,边铺边加水进行发酵,在堆上,每隔40厘米扎一个直径8厘米的通气孔,如天气凉爽,前1至3天,可加盖塑料薄膜提温,促进发酵,堆内温度达50℃至60℃时,撤掉薄膜自然发酵,4至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70℃至80℃时翻堆一次,过2至3天再翻堆一次,翻2至3次堆,7至10天以后可以装袋,以后可边发酵边装袋。
■装袋、灭菌
使用22厘米×45厘米的筒袋,采用人工或机械装袋方法,保证装料松紧适度。将砖平铺在地上,宽3米,长3.5米至4米,顺着长度方向在砖的空隙处放2根用于通蒸汽的钢管,与锅炉蒸汽管连接,在砖上码放菌棒,一般码宽7排,高7至8层,长度可码25个菌棒左右,控制在每堆1500至2000棒左右,棒与棒之间留一定的空隙,先堆放1至2天,外面用塑料布包好,烧锅炉、通蒸汽,使堆内培养料温度达80℃至90℃时保持3至4小时即可。此时加温主要起杀死料堆表层中的杂菌及螨虫、蚊蝇虫卵的作用,时间不宜过长。
■接种
灭菌后待料温自然降至常温时接种,在洁净的棚内将菌种袋表面、接种工具及手用酒精或其它消毒剂消毒,然后两头接种,接种时先将料袋一端的口解开,快速将适量的菌种放入,将口扎好,再将另一端照同样的方法接种、扎口,码放一起发菌。
■发菌管理
平菇菌棒码放以墙式码放为主,根据当时气温决定,码放方式及高度也是根据当时温度而定,温度较高时菌棒要单排码放,中间留通风的地方,墙与墙之间留20厘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菌袋温度过高,墙式码放高度8层至10层;温度较低时可减少两墙中间的距离,直到墙与墙挨到一起,墙的高度也可以增加到12层至13层,层与层之间用两根竹竿隔开,并用竹竿在菌墙中间进行固定,防止菌墙倒塌。将菌袋放在适宜的地方遮光发菌,注意通风降温,发菌气温以20℃至25℃最好,温差不宜超过6℃;及时翻堆,保持菌棒料温24℃至27℃最好,料温不能超过30℃;当温度较低时,注意保温,但要通风换气,夜温低于15℃时,及时关闭风口保温,保持空气湿度70%左右。
■出菇管理
菌丝达到生理成熟以后,气生菌丝倒伏,颜色变深,菌棒表面出现黄色水珠,或表面出现菌皮或原基。此时将棚内地面整平,将菌棒每隔1米左右呈墙式码一排,墙与墙之间留80厘米左右走道,墙高夏季6层至8层,码时两个菌棒之间留一些空隙,以利通气散热。码好菌墙后,棚内气温控制在10℃至15℃左右,料温20℃左右,这样才能保证均衡出菇,出的菇肉厚、质量好,且不易感病。
当菌丝发满成熟以后,在菌袋的两端用裁纸刀划1至2条口,可控制前期出菇势头不要太猛,边开口边给以温差刺激,3至5天后出现菇蕾,此时不要直接向菇蕾上浇水,避免将小菇蕾击死。开口出两潮菇以后,将菌袋的一头全部割掉,继续出菇。
出菇期每天向棚内喷水2至3次,喷水要小、轻、勤,维持棚内湿度85%至90%左右。生长的中后期,在浇水时向水里加入少量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可有效防治平菇黄斑病。
平菇是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的食用菌品种,一般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500ppm。平菇出菇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此时要将草帘或保温被揭开少量,让棚内有少量散射光即可。子实体长至七八成熟(菌盖边缘仍向下生长)时可以采摘,采摘前不要喷水,以降低平菇含水量。
六、平菇生料栽培怎么发酵料啊?
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为了提高生料栽培的成功系数,需在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杀菌剂和杀虫剂。
通常在料中拌入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0.1%的敌敌畏,并适当加大用种量。
熟料栽培安全可靠,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但熟料栽培费工、费时,消耗能源,大规模露地种菇较难采用。
发酵料栽培兼有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利用和熟料栽培安全可靠的优点。
只要掌握了简易的堆料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添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堆料发酵。
利用培养料堆沤时产生的高温(60~70℃)杀死料中的害虫(包括虫卵)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常见杂菌,且发酵料更利于平菇菌丝腐生发菌。
所以,利用发酵料种菇将是近期内平菇生产的方向。
七、平菇发酵熟料栽培的接种问题?
一般是解开绳子后,在把菌种放进去,然后套上套环,套环上覆盖报纸等;或者解开绳子后,马上套套环,然后在套环内接种,在覆盖报纸等。
一般不打孔接种,打孔接种易从打孔处出菇,不好管理。
八、发酵料栽培平菇需要哪些原料?
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为了提高生料栽培的成功系数,需在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杀菌剂和杀虫剂。
通常在料中拌入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0.1%的敌敌畏,并适当加大用种量。
熟料栽培安全可靠,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但熟料栽培费工、费时,消耗能源,大规模露地种菇较难采用。
发酵料栽培兼有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利用和熟料栽培安全可靠的优点。
只要掌握了简易的堆料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添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堆料发酵。
利用培养料堆沤时产生的高温(60~70℃)杀死料中的害虫(包括虫卵)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常见杂菌,且发酵料更利于平菇菌丝腐生发菌。
所以,利用发酵料种菇将是近期内平菇生产的方向。
九、新鲜木屑发酵多久可以栽培平菇?
新鲜木削不需要发酵,只要把它在特制的容器里面蒸熟了就可以。栽培平菇了!
十、平菇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熟料栽培各有什么特点?
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为了提高生料栽培的成功系数,需在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杀菌剂和杀虫剂。
通常在料中拌入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0.1%的敌敌畏,并适当加大用种量。
熟料栽培安全可靠,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但熟料栽培费工、费时,消耗能源,大规模露地种菇较难采用。
发酵料栽培兼有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利用和熟料栽培安全可靠的优点。
只要掌握了简易的堆料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添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堆料发酵。
利用培养料堆沤时产生的高温(60~70℃)杀死料中的害虫(包括虫卵)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常见杂菌,且发酵料更利于平菇菌丝腐生发菌。
所以,利用发酵料种菇将是近期内平菇生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