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豆能长多大?
一、荚豆能长多大?
荚豆是我们农村菜地里常种的一种豆,正常情况下长约1厘米
二、大荚荷兰豆的做法?
1.荷兰豆摘好洗净,姜1块切末,大蒜1瓣切末 2.里脊肉切片 放入生抽1勺、料酒1勺、淀粉1勺拌匀腌制10分钟 3.锅内放入适量油,油温烧至7成热,放入肉片炒熟捞出,锅中留底油,放入姜蒜末炒香,放入荷兰豆翻炒至变色,放入肉片继续翻炒1分钟,调入盐1勺、鸡精1勺炒匀即可
三、四季豆与荚豆的区别?
四季豆叶子对生单叶,呈阔卵形;豆角羽状复叶,呈卵状菱形。花朵区别:四季豆总状花序,花朵长在总花梗的顶端,花白色、黄色或紫色;豆角总状花序,花黄白色略带青紫色。果实区别:四季豆荚果呈条形;豆角荚果下垂,呈线形,长7.5到70厘米。
四季豆的叶子呈对生单叶生长,形状近似心脏形,顶生的小叶呈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大约4到16厘米,宽大约3到11厘米,叶子的先端尖锐,基部呈宽楔形或圆形,两面的叶脉都长有柔毛,侧面生长的小叶偏斜。
豆角羽状复叶,具有3片小叶,托叶呈披针形,长大约1厘米,小叶呈卵状菱形,长大约5到15厘米,宽大约4到6厘米,叶子的先端急尖,有时叶子呈淡紫色。
四季豆总状花序,花朵在总花梗的顶端生长,小苞片斜形,花冠呈白色、黄色、淡紫色或紫色,长大约1.5到2厘米。
豆角的总状花序腋生,花朵2到6朵聚生在花序的顶端,花冠黄白色略带青紫色,长大约2厘米。
四季豆荚果呈条形,略微膨胀,长10到15厘米,宽大约1厘米,无毛,形状直或是稍微弯曲。种子4到8粒。
豆角的荚果下垂,呈线形,直立或是斜展,长大约7.5到70厘米,宽大约6到12毫米,种子有多颗,呈长椭圆或圆柱形。
四、香荚兰豆怎么发酵?
1. 香荚兰豆可以通过自然发酵或添加乳酸菌发酵。
2. 自然发酵需要将香荚兰豆清洗干净后,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一般需要2-3天时间,期间需要每日打开容器透气,避免产生压力过大引起爆炸。
3. 添加乳酸菌发酵需要先将乳酸菌晾干后,加入适量的水中制成乳酸菌液体,再将香荚兰豆清洗干净后,浸泡在乳酸菌液体中,放置在密闭容器中,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一般需要1-2天时间。
4. 发酵会将豆中的淀粉质分解为糖类,降低豆中的抗营养物质含量,提高豆中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同时增加豆中的益生菌含量,有利于肠道健康。
5. 在发酵中,需要注意卫生和避免过度发酵导致变质。若出现异味或霉变,应立即停止食用。
五、生菜的栽培栽培怎么田间管理?生菜的栽培栽培?
1、土壤选择选择肥沃、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透气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饱土种植。
2、品种选择 “玻璃生莱”、“结球生菜”、“花叶生菜”和“凯撒”等。
3、播种育苗一般播种期为8月—翌年2月,适宜播种为10月中旬一12月中旬,3月上旬七月上旬亦可播种,不过生育期短、产量低。冬季和早春进行大棚或小棚栽培,夏季进行遮阳网或阴棚栽培。育苗地每60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翻耕后掺匀整平。“玻璃生莱”以9月-翌年1月播种,“结球生菜”以10月-12月播种为宜。育苗移栽,667平方米栽培田需苗床20~30平方米,用种量25一30克。高温季节播种,种子必须要进行低温催芽,其方法是:先用井水浸泡6小时左右,搓洗捞取后用湿纱布包好,置于15℃~18℃温度下催芽,或吊于水井中催芽,或者放于冰箱中(温度控制在5℃左右),24小时后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保温催芽。也可用浓度为千分0.2的“九二0”溶液浸种24小时,可顺利打破生菜种子休眠,2-3天即可齐芽,80%种子露白时应及时播种。播种前苗床浇足水,将种子与等量湿细沙混匀后撒播,覆上厚0.5厘米左右,2-3片真叶及时间苗成分苗。冬季、春季大棚或露地育苗要注意苗床保温,同时应控制浇水量,防湿度过大;夏季露地育苗,注意用遮阳网覆盖,每天淋水2-3次,使土壤湿润。
4、定植 “玻璃生菜”苗龄25天左右,4-6片真叶时可定植,株行距14厘米 x18厘米。“结球生菜”苗龄30~35天,5-6片真叶时定植,株行距17厘米x20厘米,畦宽O.8米-0.9米。定植土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定植时应带土护根,及时浇定根水。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宜,高温季节定植的,应在定植当天上午搭好棚架,覆盖遮阳网,下午4时后移裁。冬春栽培,可采用地膜覆盖。大棚栽培,白天温度应控制在12~22℃为适宜,温度过低应注意保温,温度过高(24℃以上)应揭膜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可使大棚裙膜敞开。
5、田间管理生菜需肥较多,应勤施和多施肥,定植后5-6天追少量速效氮肥,15-20天后每667平方米追复合肥15一20公斤,25一30天后追复合肥10一15公斤,但中后期不可用人粪尿作追肥。定植后需水最大,应根据缓苗后天气、土壤湿润情况,适时浇水,一般每5-6天浇水1次,中后期浇水不能过量。
6、病虫害防治 蚜虫危害多在秋冬季和春季,可用40%乐果乳剂600-800倍液,或50%避蚜雾2倍液等喷雾防治,菌核病多发生在2-3月,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扑海因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在高温多雨月份易发生,可用浓度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撒喷雾防治,采收前的15天停药。
六、大白豆栽培方法?
一、精选良种 适时早播 生产用种应在收获前进行块选和株选,选择早熟、结荚多,丰产性能好的做种,单收单贮。播种前再进行粒选,选择饱满纯正、无病虫害、无霉变的作种。播种期山区以清明后期至谷雨为宜,半山区以谷雨为宜,播得太晚,生长期短,产量不高。无灌溉重要条件的山区可采取三干播种,即 土干、粪干、种干待雨出苗,也可以采用育苗移栽。
二、整地施肥 合理密植 在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整地,并施用农家肥1000—2000千克,复合肥30-50千克作底肥,也可以集中施用。在地下水位 高的地方可作成高畦或垄,宽2-3米,垄宽80-100厘 米,株距30-40厘米,每塘播2-3粒种,每亩1600-2200塘。
三、地膜覆盖 争取全苗 地膜覆盖栽培应选中等肥力以上,有夜潮的梯田或缓坡地。整地施足底肥后,根据膜宽开壤。要求畦平、土细,膜要拉紧、盖严、压实。播种10多天,当幼苗有50%以上出土时,及时破膜,助苗出膜,破膜较晚容易烧苗.破膜后用细 土封口,以防冷风灌入,以保证膜内温湿度.破膜工作最好在午后进行。
四、中耕除草 看苗施肥 雨后土壤容易板结,苗出齐后,应及时松土,上架前结合中耕清理排水沟、培土防倒。除施足底肥外,还应视植株生长情况及土壤墒情适时追肥。追肥时间应在初花期及结荚期,每亩每次用尿素10-15千克,拌普钙20-30千克,或用复合肥20千克,雨后土潮时打塘穴施,施后盖土,要注 意不能接触根茎,以防烧苗。
五、及时搭架 调整植株 当苗高30厘米时,应插支架并引蔓上架,每塘插一杆,高2米以上,有条件的可搭人字架或三脚架,以防倒伏,大白芸豆侧枝多,茎叶繁茂,互相荫蔽影响通风透光,导致落花落荚。所以应进行植株调整,打去过多的侧枝和花蕾, 使养分集中供给荚果,8月以后进行封顶尖,促进早熟。
七、荷兰豆是豌豆的嫩荚吗?
荷兰豆和豌豆是两个不同品种,它不是豌豆的嫩荚
八、窝瓜的栽培管理?
窝瓜喜欢阴凉湿润的天气,栽培非常简单,种在墙头,地边,均可生长良好,瓜果壮硕,用种子可直接播种。
直接播种窝瓜种子,可在冬天将地整理好,施足底肥,到来年春天二、三月将种子埋入土中即可,因为苗蔓长,生长速度极快,需在五、六月间追施肥料,并及时浇水。窝瓜的管理比较简单,根部发达,叶子间生根,因此,要注意培土,以便营养的充分吸收。
窝瓜苗施优质农家肥4000至5000公斤,复合肥10至15公斤。施肥深夜15至20厘米,宜宽不宜深,宽度以点穴半径50厘米为宜。最好开沟施入,加大根部面积,不适合穴施。播种的最佳时期,就是谷雨后进行播种,可搭拱棚,棚高30至40厘米,宽50至60厘米,以防霜害。播种后要经常检查,防止日光太强烧坏幼苗。
施肥,当幼瓜长至10公斤以上时,应及时追肥。每株追稀粪水2至3公斤、二铵100克,分3至5穴追施,施后灌水。也可能在瓜蔓两侧开沟施肥,促根、瓜、叶生长。在南瓜生长期可喷施1000ppm丰农1万倍的植宝素、多效好(每亩1包6克)。
九、蜜桔的栽培管理?
1、容器选择
盆栽橘子树的容器,以圆形为主,以利于根系向四周均匀舒展,同时容器需渗水、透气性良好,以保证根系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且防容器积水造成烂根。在各种质地容器中,素烧盆最适宜栽种橘子树。采用其它质地容器时,为了克服透气性差的缺点,可在盆底铺垫5厘米厚的粗沙,并沿内壁垫一层新瓦,然后填土栽树。
2、配制盆土
橘子树适宜生长的盆土一般为中性(PH值在4.5~7.5),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沙土。调制时以熟化的田园土4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匀,碾细过筛。培养土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如蒸煮消毒、烘烤消毒或药物(洒入1.5%福尔马林)消毒。
3、肥水管理
①浇水:水的pH值一般以6.5~7为宜,可用硫酸亚铁进行矫正。水温与土温差应不超过5℃。生长季节浇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夏季晴天每天浇1次水,若土壤偏干,当天再补浇1次水,春秋季每天浇1次水,早春、晚秋视盆土墒情每2~5天浇1次水,冬季控制浇水。
②施肥:盆栽橘子树施肥要因树、因天、因土薄肥勤施。耐肥性强、生长量大、结果多的盆栽要多施肥,反之则少施肥,休眠期不施肥,盆土含肥量低或长时间倒盆的要多施肥,盆土含肥量高的要少施肥。
4、控冠整形
①树形选择:盆栽橘子树的树形,按果树种类和品种的直立性、下垂性等不同要求,可塑造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树形,如自然圆头形、塔形、独枝悬崖形,双枝鹿角形、三枝杯状形、垂柳形、龙曲形等。使其既要有利于结果,又应具有美学效果,提高其观赏价值。
②喷药整形:夏季在盆栽橘子树的旺盛生长期要进行叶面喷布植物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多效唑等)2~3次,可使枝条粗壮、节间变短、植株矮化。另外,促花致矮、以形修剪的措施主要有抹芽、摘心、拿枝、曲枝、环割、回缩、更新、拉枝等,并通过开张枝条角度和疏剪徒长枝、密生枝和无效枝等方法增强光照,整出理想的树形。
5、适时倒盆
盆栽橘子树由于盆土中的养分被果树吸收或在频繁的浇水中淋洗掉,每隔2~3年需及时倒盆,更换新营养土。土团倒扣出来后,削去盆土四周2~3厘米厚的老根,将有机肥与营养土拌匀填充底部,再带土团上盆,周围再加入肥土填充,浇一次透水。
6、光照管理
橘子树性喜阳光充足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养护时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光照不足,环境荫蔽,往往会造成枝叶徒长,开花结果较少。由于金桔夏季喜凉爽气候,或夏日照强度大,此时宜放在略在遮荫处为好。
7、防寒越冬
橘子树喜欢温暖清爽的生长温度,秋末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应及时搬入室内,冬季室温最好能保持在6至12摄氏度,温度过低易遭受冻害,过高会影响植株休眠,不利于来年开花结果。在冬季不致发生冻害的情况下,一般不在室内越冬,让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为防止冻害,可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然后用草袋将整个容器包裹防寒,也可挖沟埋藏。
8、病虫防治
①黄龙病: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病苗与病接穗和传播病源的昆虫进入。建立无病苗圃,选用无病母树做繁殖材料,种植无病苗木。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防治传病昆虫柑桔木虱。每次嫩梢抽发期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喷杀。及时挖除病株并烧毁。
②炭疽病:加强栽培管理,特别要重视柑园的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料,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彻底清除病源,剪除病枝、叶和病果梗集中烧毁,并随时注意清除落叶、落果。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
③疮痂病: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菌传入,特别是要注意国外新的疮痂菌种传入。剪除病梢病叶,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春梢发病后要及时剪除新病梢。药剂防治以防治幼果疮痂病为重点,于花谢2/3时喷药,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800倍液、世高1000倍液等。
④红蜘蛛: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喷1度石硫合剂或松脂合剂10-12倍液,消灭越冬虫源。经常检查虫情,发现平均每叶有2-3个红蜘蛛时要及时喷药防治,用50%螨代治乳油1500倍液、20%螨即死1500倍液、50%托尔克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等,各种药要交替使用。
⑤锈蜘蛛:消灭越冬虫源。当叶片或果实上有2~4头或5~6%的叶片有锈蜘蛛时要进行药物防治,药剂可选用50%螨代治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20%螨即死1500倍液。保护好天敌,特别是保护和利用汤普森多毛菌、食螨瓢虫、捕食螨、食螨蓟马和草蛉等天敌。
⑥潜叶蛾:严格控梢,掌握在潜叶蛾发生低峰期放梢。加强肥水管理,加速枝梢生长。新梢期间加强喷药保护,实施“一梢两药”的防治原则,新梢长0.5厘米时便开始喷药保护,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等,各种药要交替使用。
⑦介壳虫: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虫能力。做好冬季清园修剪工作,把虫枝剪除集中烧毁。虫害发生时喷40.7%乐斯本1000倍液、40%速扑杀1000倍液、35%快克1000倍液等防治,各药要交替使用。
十、海南香荚兰豆可以吃吗?
可以吃吧,俗称香草粉,香草醛,云尼拿粉、香草精、香荚兰素。从芸香科植物香荚兰豆中提取。[1]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微甜。溶于热水、甘油和酒精,在冷水及植物油中不易溶解。香气稳定,在较高温度下不易挥发。在空气中易氧化,遇碱性物质易变色。
化学名称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起增香和定香作用,广泛用于化妆品、烟草、糕点、糖果以及烘烤食品等行业,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合成香料品种之一,工业化生产香兰素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20]香兰素在最终加香食品中的建议用量约为0.2——20000mg/kg。根据我国卫生部的规定,香兰素可用于较大婴儿、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谷类食品(婴幼儿配方谷粉除外)中,最大使用量分别为 5mg/ml和7mg/100g。[5]香兰素也可用作植物生长促进剂、杀菌剂、润滑油消泡剂等,还是合成药物和其他香料的重要中间体。除此之外,它还可在电镀工业中用作上光剂,农业中用作催熟剂,橡胶制品中用作除臭剂,塑料制品中用作抗硬化剂和作为医药中间体使用等,应用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