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技术?
一、板栗栽培技术?
板栗的种植方法
1、种苗处理
种植板栗时,建议选用农大一号、封开油栗这类适应性强的种苗,味道甘甜,外形与气味俱佳,是市场销售的首选品种,选好品种后,将种苗上的腐烂、枯黄根系剪除,并把多余的枝叶摘除。
2、土壤选择
种植板栗的土壤pH值一般要保持在6.0以下,最好呈酸性,其次土壤的通透性、排水性要好,然后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间隔5-6米挖一个栽植穴,最后修剪好排水渠。
3、合理栽植
板栗在入坑前,坑底需要放置约1千克左右的肥料,再填一层土壤,然后将种苗放进种植穴中,避免肥料直接腐蚀树根,填土完成后,可以将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堆积在板栗苗周围作为堆肥。
4、日常管理
板栗生长期间对阳光的需求较大,良好的光照是优质板栗的保证,因此日常要及时把密集的枝叶剪除,增强树体的通透性,在巡视时,如果发现有病虫枝叶,要及时清除带走,避免病虫害扩散。
二、板栗树栽培技术?
1、种苗处理
种植板栗时,建议选用农大一号、封开油栗这类适应性强的种苗,味道甘甜,外形与气味俱佳,是市场销售的首选品种,选好品种后,将种苗上的腐烂、枯黄根系剪除,并把多余的枝叶摘除。
2、土壤选择
种植板栗的土壤pH值一般要保持在6.0以下,最好呈酸性,其次土壤的通透性、排水性要好,然后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间隔5-6米挖一个栽植穴,最后修剪好排水渠。
3、合理栽植
板栗在入坑前,坑底需要放置约1千克左右的肥料,再填一层土壤,然后将种苗放进种植穴中,避免肥料直接腐蚀树根,填土完成后,可以将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堆积在板栗苗周围作为堆肥。
4、日常管理
板栗生长期间对阳光的需求较大,良好的光照是优质板栗的保证,因此日常要及时把密集的枝叶剪除,增强树体的通透性,在巡视时,如果发现有病虫枝叶,要及时清除带走,避免病虫害扩散。
三、大连大葱高效栽培技术?
(1)干栽法:开沟后把葱苗按一定株距顺次排列在沟壁一侧,葱叶平靠沟壁,随后再用锄培土。培土深以不埋心叶为宜,栽后踩实。或用铲按一定距离栽植,然后踩实。栽后要随浇一遍水,最好不隔晌。
(2)水栽法:把选好的苗在背垄上一米一把,均匀摆好,沟中先浇水,水下渗后,每隔8-10米有一人蹲在垄背上扦插。扦插时用剥了皮的树枝做成插秧棒,顶端呈“ⅴ”型叉,多用左手拿苗,右手拿插秧棒,用叉顶住葱苗须根,趁沟底土壤湿软,将葱苗直插下去。不同等级的苗要在不同地块或分片定植,不可高矮并列,参差不齐,以便管理。
四、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选择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搞好种子处理
在嫩江县适合种植的中筋品种有垦九10号、龙辐麦16等;强筋品种有龙麦33、龙麦35、龙辐麦18、克丰12、克春5等。用麦迪安(福美三唑酮)、黑穗停(福美戊唑醇)等麦类种衣剂按1:800~1000拌种或者用种子重量万分之三的6%戊唑醇拌种剂,能有效地预防小麦腥、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等,并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2小麦的选茬与整地
2.1选茬
选择合适的前茬对保证小麦品质及产量提高有重要影响。小麦的前茬以马铃薯、豆科类为宜
2.2整地
麦田整地有以下几种方式:
耕翻:应在秋天进行,耕翻深度为18-22厘米,翻后应立即进行耙耢作业,做到翻、耙、耢、压及时,且连续进行。耕翻不宜连年进行,否则加重风蚀、水蚀,保墒困难,还易形成犁底层。一般多在无耕翻基础或不常耕翻的地块上进行。
耙茬:耙茬深度以8-15厘米为好,耙茬方式为先顺垄耙,再对角耙或横耙,以耙平耙碎为宜,并在耙后及时镇压。必须春耙茬时,应在土壤解冻到足够深度时进行,随耙随播,播压结合。
深松:有耕翻基础的地块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深度要超过耕翻深度,要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为26-30厘米。
上述耕作方法采取哪种合适,应视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状况而定。要相互结合,轮换采用。无论哪种作业,时间上都要早,能秋勿春,能早勿晚。作业各环节要连续,确保作业质量。
3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氮肥后移。
3.1化肥施用量
根据土样化验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化肥施用量。没有条件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化肥推荐施用量:每公顷施用尿素100-120公斤,磷酸二铵150-180公斤,氯化钾80-100公斤
中量元素肥料推荐施用量:硫肥、镁肥可有效提高商品麦蛋白质含量。公顷施用7.5公斤硫酸镁,可使小麦蛋白质含量提高0.37-0.56%;公顷施用5公斤硫酸铵可使小麦蛋白质含量提高0.4-0.8%。
3.2施肥方法
秋施肥:秋深施底肥,深度达到12厘米,秋施底肥为总肥量的1/2。因小麦属顶凌播种,土壤化冻较浅,春季较难做到深施肥。施肥浅不但使氮素易挥发,降低肥效,而且不利于后期下扎的根系利用氮素养分,造成后期脱氮,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
种肥:化肥总量除秋施肥以外的部分随着小麦播种时施入。
追肥:根据春小麦生长发育特点,追肥的适宜时期为三叶期前后,亩追肥量以尿素5-7.5千克为宜。
4适时播种,确保播种质量
4.1确定小麦播期
一般当土壤化冻达到5-6厘米深时,就可以开始播种。南部的平原乡镇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在5月上中旬播种。当春季土壤含水量不足,或当地气象部门预报将发生"掐脖旱"时,要采取小麦晚播技术,躲过"掐脖旱",小麦播种时间可以推迟到5月中下旬--5月末。
4.2确定小麦适宜密度的原则
根据品种特性、生产水平、土地条件等确定小麦的种植密度。早熟、分蘖少、叶片少、叶片上举、秆较矮的品种,可适当密一些,反之应稀一些;肥水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时,密度应稀,反之应密一些;宽行距、播种早时应稀一些,反之应密一些;灌溉栽培或有灌水条件时,密度应稀一些,反之应密一些。生产条件好时,如采用分蘖力强或大穗型、粒重型、穗重型品种,也可适当稀植来获得较高产量。在嫩江县目前小麦生产条件下,合理的密度为600--650万株/公顷左右,秆强的品种密度可适当加大,秆软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密度可适当降低。
4.3播种质量
要边播种边镇压,镇压后的播深为3-4厘米,误差不大于±1厘米。实行播种、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减少湿土裸露时间,降低土壤失墒。
5搞好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病虫草害要选用低毒、低残效农药。
5.1小麦田化学除草
一般在小麦3--4叶期进行。在生产上主要以2、4-D异辛酯为主进行混用,如果田间没有禾本科杂草时每公顷用2.4-D异辛酯500毫升+10%苯磺隆80-100克;当田间有禾本科杂草时,喷施完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后间隔2-3天每公顷再用6.9%精恶唑禾草灵900-1200毫升,兑水喷施,每公顷喷液量150~200公斤。
5.2病害防治
5.2.1根腐病和黑穗病
采用6%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用量是种子重量的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四。也可采用50%福美双或40%拌种双(防治散黑穗无效)拌种,用量是种子重量的0.2~0.3%。
5.2.2赤霉病
小麦齐穗到扬花5%时,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每公顷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1.5公斤+70%甲基硫菌灵1.2-1.5公斤或者25%咪酰胺乳油750--1000毫升,隔5-7天防治一次即可。
6加强田间管理
6.1苗期镇压
通过苗期镇压可以使小麦地上和地下部协调生长,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同时镇压使土壤坚实,不易透风失墒,利于提高土温。镇压还可以壮蘖增穗,使大穗整齐,穗多粒饱。镇压的次数和强度视苗情而定,一般镇压1~2次,旺苗要重压,弱苗要轻压,同时镇压要注意土壤条件,土壤过湿不压,有露水或碱土地不宜压。以抗旱为目的的镇压应在分蘖初期,以防倒伏为目的的镇压应在分蘖中末期。
6.2追施三叶肥
在三叶期追肥,可促进早发壮苗,促进分蘖发生和幼穗分化,但追肥不宜过多,且应因苗施用。如土壤肥沃、基肥和种肥充足、麦苗长势较好时,可暂时不施三叶肥,或少施。施用方式可以机械条施,每亩施尿素5-7.5公斤,促弱苗升级,使全田生长整齐,为高产群体的形成奠定基础。
6.3适时灌溉
对于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如遇干旱,应在三叶期灌水,可补充土壤水分不足,减轻干旱。灌溉方式以大型喷灌为好,省水省工,不破坏土壤。
6.4喷施叶面肥
为了提高粒重和改善品质,在小麦灌浆期,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公斤,加5公斤尿素肥,对水喷施。
6.5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小麦倒伏
一是要选用抗倒伏品种。选择适宜本地生长、植株较矮、茎秆粗壮、韧性强、株形紧凑、叶片上冲、根系发达的高产抗倒伏品种,如龙麦33、龙辐麦16、龙辐麦17、克旱16等。二是合理密植,调节好群体结构。
精播、半精播技术是小麦高产防倒伏的关键措施,在适播期时,一般情况下公顷播种量300-325公斤左右。三是加深耕层,提高整地质量。在整地时,要深耕20-30厘米左右,做到机耕机耙配套,达到地面平整、无明暗坷垃,以利根系发育下扎。四是实行配方施肥。氮肥用量大,钾肥投入不足,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的麦田常易发生倒伏。而高产小麦要求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五是施用化控剂。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每公顷用400毫升矮壮素,兑水200-250公斤喷施,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小麦拔节孕穗期每亩用量30毫升化控剂吨田宝,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施,能促杆强杆壮整齐一致,增强抗倒伏能力。
7适时收获,确保收获品质
在蜡熟末期收获的小麦产量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蜡熟中末期是分段收获的最适时期,完熟期是机械联合收获最适时期。为培肥地力收获的小麦茎秆要切碎还田时,茎秆切碎长度应小于20厘米,抛撒均匀,宽度和割幅一致。
五、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因品种、土壤肥力、种植方式不同而异。 一般情况下,亩定植4500-5500株是玉米比较合理的播种密度,播种过密影响养分供应和株间空气流通,易造成病虫害
2、苗期管理
主要做好补苗、间苗、定苗工作,玉米出苗后及时查看,是否缺苗,当玉米长到3至4叶时可以间苗,间苗原则是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病株留壮苗。对于过于密的多棵幼苗,为防止相互间争抢养分,可间去留1-2株
3、施肥管理
(1)施足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速效肥料为主,基肥施用量为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尿素40千克、锌肥2千克、钾肥10千克,一次性施入田地。
(2)早施苗肥:玉米叶片长到6片时,采取圈施进行玉米追施,每亩地可以追施尿素10千克。
(3)重施拔节肥:拔节肥在玉米定植2个月后,叶片数量长到11片时,可以施用。可亩施钾肥10千克,促进玉米生长更旺。
4、水分管理
水分要注意几个生育期,比如播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开花灌浆期等,这几个时期,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5、喷施控旺剂
在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下,玉米茎秆生长十分迅速,植株过高,抗倒伏能力差,极易发生倒伏。因此必须喷施控旺剂。可在玉米6~12片叶,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心叶,可有效降低玉米基部2~3节的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6、病虫害防治
在播种前,可选用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拌种,可有效预防地老虎、二点委夜蛾、蛴螬等地下害虫和灰飞虱、蓟马等地上害虫的危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毫升,预防玉米螟和蚜虫危害。在玉米授粉期,可用4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1000~2000倍液喷施一次,预防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等病害,确保玉米丰产丰收。
六、台湾板栗高效剪枝法?
对于修剪果树来说,短截可谓是最常见的一种修剪方法,对于板栗来说也是一样,不过板栗树的修剪还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那么这四种短截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轻短截,轻短截是短截中最轻的一种,就是只剪去枝条的顶端部分,在剪口下留饱满芽。这种方法通常应用在板栗初果期和盛果期。当中等偏旺的树上的中强发育枝、雄花枝和结果枝的时候,和春梢段相比较,秋梢的充实度和芽子的饱满度会比较差,这时冬剪就把这一部分秋梢剪掉。
接着是中短截,很好理解,所谓的中短截就是在枝条的中部处进行短截,什么时候用呢?一般在幼树期主枝延长头的修剪中或者是成龄树利用树冠内有较大的生长空间的徒长枝培养结果枝组时,就可以用到中短截。
再者是重短截,在母枝数量过多的时候,为了让其能交替结果和控制树冠的扩张,就要对结果母枝在基部节进行重短截。就是在枝条的中下部约三分之二的地方剪去枝条的大部分,剪后的发枝势力会强于原枝,而且重短截还可以降低发枝部位,让发枝量减少,以此减缓冠幅的过快扩张。有时在成龄树上,为了培养结果枝组,将一些在冠内有一定生长空间的徒长枝也使用重短截的方法修剪。
最后是极重短截,这个是直接在枝条的基部剪截。作用是要疏除明枝,然后想要利用这个空间来使得能够重新发出中小枝,培养成小型结果枝组。条件要求是受光良好,当进行极重短截之后往往能够萌发出1到2个生长中等的发育枝,到了第二年就可以抽生结果枝。对于那些在树冠内膛多年生枝上萌生的弱枝,或者是那些对顶端掌形枝中的弱枝,经常就采用极重短截这种方式以此来培养第二年的结果母枝。要注意一点,在短截的时候,一年生枝的剪口的状态对剪口芽发枝的影响很大。要掌握合理的剪裁方法,最好是从剪口芽的对面下剪,剪口向芽尖倾斜30度,其斜面的上端和芽尖相齐或者是略高一点,这样容易让剪口伤面愈合和剪口芽的生长。
疏剪
疏剪的话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一年生枝的疏剪,当幼树上的枝量不多的时候,就比较少用到疏剪的手法。当一年生枝出现有并生、重叠和交叉的情况的时候,首先要用撑和拉等方法,让其变向,同时摘心促使其早结果,以后再选择合适时机疏除。但是如果是出现枝条过密时,就应该疏剪掉一部分的枝条,这样有利于幼树整形、培养结果枝和改善光照。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幼树上那些必须疏除的枝条,为了保证骨干枝的生长优势,应该尽量避免在延长枝头附近造成口伤和创伤,不然会不利于树冠的正常扩展。
另一种是多年生大枝的疏除,为了改善光照条件,促进主枝的生长发育,对于中心主干上那些多余的大枝,要分年度进行疏除。注意一点,在疏除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一年内全部给疏完,要逐年解决。通常是先疏除主枝下面的重叠枝和交叉枝,然后在疏除其他的枝。在疏除大枝的过程中,当年不要造成对面伤,疏除大枝的时候伤口要小点,同时伤口的上部要和母枝平,下部微突起,倾斜状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切记伤口不宜过平,否则伤口的面积大不利于愈合。疏枝禁止留桩过长,因为这样做不仅难愈合,而且还会引起腐烂。对那些大枝进行疏除的时候,为了防止造成劈裂,一般都是从枝背下锯一伤口,然后再由枝背上的方向往下锯。当然也可以在大枝的背下的适当部位由下向上锯断一半,然后再由上方向下锯,因为大枝切除后的伤口面积比较大,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虫害的入侵,可以在伤口涂抹保护剂,然后再用塑料布包裹保护。
回缩
回缩修剪是复壮树势、平衡树势、开张角度和解决通风透光,做到层层照光、枝枝照光的主要技术。那么回缩要注意哪些呢?有3个方面。首先是整体树形要中间先开心,开心之后一头变为多头,这样整体树势均衡,内膛抽生的果枝才能里外都挂果,内膛有果枝,就有利于回缩树头。其次是主枝往回缩,也就是主干枝再开心,只有每个主干枝同时开心,整体树头才能回收。最后是去掉荒废枝,荒废枝大概有6种。
七、板栗的高效栽培方法?
种植方法如下: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低温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
八、板栗栽培技术规程?
相信很多人都有吃过板栗,它经常以炒板栗的身份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口感清脆,芳香浓郁,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很多人只知道炒板栗,不知道板栗树是怎么种植的,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板栗树的种植管理。
1. 品种选择
首先种植板栗树,品种选择非常关键,建议大家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板栗树品种,最好具备一定的抗病虫能力,更有利于后期生长。
2. 土壤要求
板栗树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虽然比较喜欢潮湿的土壤,但湿润度过高也是不行的,如果根系长期泡在水中,很容易影响树体的正常发育。建议大家在栽培前,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和高度且含有微酸性土质的地块,在低洼潮湿的地块栽培是不行的。
3. 合理种植
为了提高板栗的质量,在种植密度上一定要规划合理,平均每亩栽种30~40株是最佳的,种植过密容易影响板栗的产量和质量。
4. 水肥管理
施肥是种植板栗树的重要一环,在培植育苗前,需挖好坑并放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以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为板栗树的后续管理奠定基础。水分方面需要配合施肥同步进行,做到肥水供应充足,特别是在板栗收获前15天,此时正好处于果实膨大期,如果干旱缺水,对果实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5. 修剪管理
板栗树的修剪主要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指的是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季花芽开始萌发这段期间的修剪,主要是为了促进板栗树的正常生长和雌花形成,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等。夏剪指的是板栗树萌芽期进行的修剪,主要目的是增强树势,减少雄花,方法包括抹芽和疏枝两种。在板栗开花时,由于花朵数量较多,必须摘除一些多余的劣质花,保留完整的健康花,一般留1~3朵最为合适。
6. 病虫害管理
板栗汁水味道鲜美,病虫害也非常喜欢,因此在种植板栗树时需格外注意病虫的防治工作。其中,虫害以板栗大牙虫最为厉害,病害则主要包括白粉病和炭疽病等,建议大家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九、板栗栽培技术与树苗?
板栗喜阳光喜肥沃,按照品种4x3株行距定植,选优质品种市场行情好。
十、水培蒜黄高效栽培技术?
首先准备若干头大蒜,把蒜头最外层的皮扒掉。
2、然后准备一个浅盆,大一点的,比如平时盛菜的那种平底盆,还能储水的。
3、把之前剥好的大蒜放入浅盆中,蒜头的间隙可以用蒜瓣塞满。
4、接着开始往浅盘中倒入清水,直到盆里的水没过大蒜高度的1/3,再放入无光的小黑屋,水没了及时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