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中养植蔷薇?
如何在家中养植蔷薇?
习性: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也能忍受半荫蔽的环境。能忍受干旱,怕水涝,比较能忍受寒冷,具有很强的萌发新芽的能力,经得住修剪。
花期:5—6月。
花色:红、粉、黄、紫、黑、白等色。
净化功能
蔷薇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硫化氢、乙醚及苯酚等有害气体,还可以吸滞大气中的烟尘。另外,蔷薇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和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油类,能显著遏制肺炎球菌、结核杆菌和葡萄球菌的生长与繁殖,还能令人放松神经、缓解精神紧张和消除身心的疲乏劳累感。
选盆
需要两个盆。最好选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泥瓦盆或紫砂盆。花盆尽量选择尺寸大一些的,便于根系伸展。
择土
需要两种土。一种是砻糠灰,一种是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质土壤。
栽培
①在一个花盆里铺8—10厘米厚的砻糠灰土泥,浇水拍实。②在蔷薇母株上剪一条20厘米长的嫩枝,去叶。③将嫩枝插入砻糠灰土泥,扦插的深度为3厘米左右。④立即浇透水。第一个星期应保持花盆内有充足的水分,以后可逐渐减少浇水的数量和次数。⑤半个月后,将嫩枝连同新生的根系一并掘出,敲掉根部泥土,剪掉受伤和过长的根须。⑥将嫩枝移入装有沙质土壤的花盆里定植,定植深度不宜太深,以花土刚盖住根茎部为宜。
提示:在春天、夏初及早秋时节进行的扦插繁殖比较容易成活。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可在扦插前先用小木棒插一下花盆里的砻糠灰土泥,以防止硬物损伤嫩枝基部组织。
浇水
①移栽的新株需一次性浇足水。②蔷薇怕涝,耐干旱,养护期间浇水不宜过勤过量。③每年从早春发芽到植株开花期间,可浇3-4次水,以土壤潮湿且盆土表面不积水为准。④蔷薇开花之后浇水不宜过量,使土壤“见干见湿”即可。⑤炎夏干旱期间应浇2~3次水。⑥立秋至霜降期间应浇1—2次水。
光照
蔷薇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每天最少要有6个小时的光照时间。
温度
蔷薇喜欢温暖,也比较能忍受寒冷,在我国华北和华北以南区域,皆可在室外顺利过冬。
施肥
①蔷薇嗜肥,新植株定植时应施用适量腐熟的有机肥。②3月可以施用以氮肥为主的液肥1~2次,以促使枝叶生长。③4~5月可以施用以磷肥和钾肥为主的肥料2~3次,以促使植株萌生出更多的花蕾。④花朵凋谢后可再施一次肥,以后便停止施肥。
病虫防治
①在湿度大、通风不畅且光照条件差的情况下,蔷薇易得白粉病及黑斑病。一旦发现病情应马上剪除病枝,并喷施浓度较低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避免病情进一步蔓延。②蔷薇的虫害主要是刺蛾、蚜虫等,喷施lO%除虫精乳油2000倍液就可以将其灭杀。
修剪
①蔷薇萌生新芽的能力很强,需及时修剪整形,以免植株遭受病虫害的侵袭。②在开花后应及时把已开完花的枝条剪掉,以减少养分损耗。
提示:要及时修剪掉纤弱枝、干枯枝和病虫枝,以促进植株萌生新的枝条。
繁殖
蔷薇可采用播种法、扦插法、分株法和压条法进行繁殖,其中播种法及扦插法比较常用。
摆放建议
蔷薇可盆栽摆放在客厅、阳台、天台等向阳的地方。
蔷薇花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
蔷薇花香味很浓,花香诱人,花瓣中可提取芳香油,其价值高于黄金,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 蔷薇花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等地。(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新疆等地)。 野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地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付佳。 蔷薇花花期——蔷薇花花期5~9月份,次第开放,有半年之久,品种较多,名称亦很复杂,《群芳谱》称蔷薇的变种有:
蔷薇花为喜光花木,需充足阳光。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
——家养蔷薇花容易生蔷薇白粉病,症状为: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茎等部位。要注意做好:
1、改进蔷薇生长条件,适当通风、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2、冬季修剪后喷1.02千克/升石硫剂杀死越冬病菌。发病前可喷施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时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适应性颇广,我国除冬季严寒越冬外,南方广大地区,均宜种植。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修剪,为蔷薇造景整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修剪不善,长成刺蓬一堆,参差不齐,不仅病虫害多,外形亦不雅观。
植株蔓生愈长,开花愈多,需要的养分亦多,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保持嫩枝及花芽繁茂,景色艳丽。培育作盆花,更应注意修枝整形。切花因产花量大,产花季每周需施肥1~2次,并应注意培育采花母枝,剪去弱枝上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