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对生长光照有哪些要求?
一、杜鹃花对生长光照有哪些要求?
对于杜鹃花的生长而言,光照亦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庭都喜欢将花盆摆在阳台上,而夏季阳台的温度高,光照又特强,对杜鹃花的生长非常不利。为此,采取有效的降温和遮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大体上在春末、夏季和初秋阶段遮去40%~50%的光照比较合理。与此同时要加强叶面喷水管理,以达到降温、保湿的目的。除了阳台栽培杜鹃花以外,也可以将杜鹃花摆在客厅一角,最好放在早上能见到阳光的地方,并保持室内通风。
在自然界阳坡和阴坡均有杜鹃花生长,生于阳坡的杜鹃花紫外线照射强烈,日照时间长,但昼夜温差大,早晚冷凉。笔者曾用不同光质和光强对露珠杜鹃的生长发育作过试验,从露珠杜鹃光合作用日进程可以看出,当晴天早上9~10时,其光强分别为0~300勒克斯或0~600勒克斯时,露珠杜鹃的光合作用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升高,当上午10时、光强在600勒克斯时,光合作用速率分别达到最高值,当下午3~4时,光强升高至1000勒克斯时,光合作用速率则趋于下降。在栽培时一定要根据杜鹃花生长的习性进行,除少数分布于阳坡的杜鹃花外,大多数种类都需要庇荫条件或遮阳设备。
对大多数高山杜鹃而言,一般只需要40%~60%的光照,如强光直射,会使叶片的正常代谢机能受损,造成灼伤致使生理失调。尤其是在夏季强烈光照下,温度急剧增加,光合作用就会停止。杜鹃花因种类、品种不同,对阳光的抵抗能力也有差异。如马缨花、大白花杜鹃、露珠杜鹃、大喇叭杜鹃等就较耐阳光照射,笔者曾将这些种类植于毫无遮阴条件下,这些杜鹃花都生长较好。但对于有些种类,如大树杜鹃就需要适当遮阴才能生长正常。对于大多数啊扎里亚杜鹃花来说,映山红和锦绣杜鹃就较喜光,而对于那些重瓣品种,则需要遮阴才能生长良好。
杜鹃花花苞再多,这个阶段不把握光照,开花品质差多了
二、请教老师们杜鹃桩的栽培方法
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植物。杜鹃属中性植物,要求日照50-70%为佳。它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既耐寒亦耐阴。生长速度中等,萌芽力强,耐修剪,在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长势良好,是观花类盆景中的上好树种。
有人说杜鹃虽然难种(成活率低),实践证明要提高杜鹃下山桩的成活率,须了解它的植物生理习性,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办法石掌握最佳的采桩季节,在栽培用土、保温保湿等方面严格把关。
杜鹃桩的采挖在11月初至来年的4月底,这6个月的时间中都可挖掘,但以2月一3月份这段季节采植成活率最高,而且萌牙早,枝条壮。因为植物根的生长,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生长最快,这是由于春季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适宜,有利于根的旺盛生长。因此夏季根的生长较少,秋季土壤温度、含水量均降低,根的生长就减少。而冬季的低温影响,使根的生长近乎停顿。
根据这些特点,早春的2,3月间(南方气候)是采挖移植野生杜鹃的最佳季节。因低温阶段已过,植株不再受冻害(杜鹃虽耐寒但在采桩时根系受到大量损伤,耐寒力将大为减弱),而根系生长仍很微弱,并且由于地上部蒸腾量少,当移栽后根系生长恢复不久,就遇4,5月根系生长旺季:新根便大量发生,促进地上部分旺盛生长,从而又促进了根系的旺盛生长。
采挖杜鹃桩时,先将没用的枝条及杂乱的枯死枝条清除,然后在距桩头部稍远处开沟挖掘,采挖时尽量带好土球。桩头挖起后按日后造型的要求取舍枝条,截除与造型无关的枝干。为便于今后上盆,根部最好一次锯截到位,以免上盆时二次伤根,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影响成活率。桩材锯截后应及时用塑料膜或编织袋包裹根部及枝干,并用塑料带绑扎结实,防止土球松散伤了须根。
杜鹃的须根为毛细根,很容易干枯死亡,因此桩头运回后应及时栽种,离土时间越短越好。栽种前先用植物生根剂稀释浸泡根部,然后再行栽种。
无论哪个季节挖取的桩头,在定植后须用稻草绳或塑料膜缠绕枝干,保温保湿促进萌芽。3月-4月间树桩开始萌发大量的新芽,此时可解除缠绕物,以利枝条的生长。
杜鹃性喜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在养桩用土上,可采用70%的颗粒性佳的深层壤土加30%的河砂拌匀种植二此土既疏松透气又透水,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不含有害病菌和虫卵,利于根系的形成与恢复生长。
为提高整体的温湿度,可在定植新桩处搭盖临时塑料大棚(盆栽养桩的可将盆聚一处,再搭盖大棚),为增加栩内的空气湿度,须常向桩头枝干与地面上喷水。定时翻开大棚两端的这盖物,使之空气流通,增加栩内空气中的含氧量。5月中旬后应逐步拆除塑料大棚,转入正常养护管理。·
为利于杜鹃的快复生长,创造一个阴凉湿润的环境二在4月初期,必须在新桩种植处用遮光率70%的遮阳网搭盖荫栩二为便于日后的养护管理,荫栩高度应控制在2m左右。这样即可降低大棚内的温度,防上新芽灼伤造成缩芽、缩枝,又可提高栩内的空气湿度,进而提高新桩的成活率。
三、杜鹃花为什么养不好?
产地与习性: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应用: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