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光照 > 正文

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

发布时间:2025-04-27 04:4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花卉光照

一、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

(1)a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此点表示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c点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T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e点的光照强度大于d点,光反应速率较快,合成的ATP、[H]多,因而还原的C3 多,所以e点的C3含量低.

(2)当温度由25℃调节到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小,而呼吸作用的强度增大,所以代表呼吸作用强度的a点要下移,同时光补偿点变大,b点要向右移,净光合作用强度减小,所以c点要下移.

(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脱氢,分解成丙酮酸.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氧化酶途径,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黄酶途径为主(对温度不敏感的途径)进行有氧呼吸.

(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甲植物,因为甲植物属于阳生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高,在晴转阴瞬间,光反应降低,产生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减弱,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所以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减少.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12+4=16,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8+2=10,所以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小麦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16-10=6.

故答案为:

(1)甲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的移动    低     高   

(2)a点下移,b点右移,c点下(左下)移

(3)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黄酶   

(4)甲植物    减少     6

二、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

(1)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a~b段叶肉细胞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H]的过程有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d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为正值,所以此段有机物总量增加.

(3)由图可知,M点是光的补偿点,光合作用的细胞吸收的CO2=(光合作用+非光合作用)的呼吸释放的CO2.所以光合作用的细胞吸收CO2大于自己释放的CO2.

(4)分析曲线可知,不同的遮光对红掌的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遮光30%情况下(起降温增湿作用),植物气孔一般不关闭,叶片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不遮光,红掌“午休”原因是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红掌的不利影响.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光照强度较弱.

故答案为:(1)红光和蓝紫光(1分)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分),答对两项得1分) 增加(2分)

(3)大于(2分)

(4)遮光30%情况下,(起降温增湿作用),植物气孔一般不关闭(2分)(5)6:30左右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2分)

三、花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呢?

花儿为什么会有红、黄、蓝、紫、白等各种颜色,是因为含有花青素、花黄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原故。 但花青素可在酸性溶液中变成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无色花青素使花呈白色。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对茶花、杜鹃、蟹爪兰、菊花等作了试验,取得满意的效果,并培育了新的品种。 让花变红的方法是: 酸土变红色用粉牡丹杜鹃和深桃宝珠茶花试验,在PH值6土壤中花色呈粉色。把它们栽在PH值4-4.2的微酸性土壤中,花色加深变成浅红或橙红、玫瑰红。因为酸性土壤,使花青素起了变化。 酸液变红色在花前喷布350至400倍的食醋液,即在9月、10月、12月、1月、2月各喷布一次,能使花青素起变化,粉色的花变成红色、大红、桔红、玫瑰红。 酸肥变红色在花前喷布400倍的磷酸二氢钾液,即在8月、9月、1月和2月的下旬各喷一次,可使粉色杜鹃、茶花变成玫瑰色或浅红色。在土壤中少施一点过磷酸钙和硝酸磷,也能使花色加深。 让花变紫的方法是: 土壤蜜紫法把白色的茶花或菊花,粉色的杜鹃,栽在中性土壤中,花青素就起变化,花色就会出现紫色。粉色的茶花瓣也会出现藕色或紫色。阳光照耀变紫色把白色的菊花放在阳光下,日光照8一10小时,白色可变成紫色,或白中串紫色,或红紫色。白色的大丽花,在阳光下,也可出现红色或紫色。白色的赤龙卧雪杜鹃花,可以通过光照变成紫色。每天光照8小时以上,红条加宽,能出现紫条斑的变种。 让花变黄的方法是: 类胡萝卜素使花呈黄色。粉红色的茶花、杜鹃,通过处理可以出现橙黄、桔黄色。把胡萝卜煮熟,放在水中沤制20-30天,充分腐烂腐熟,'加水25-30倍,浇在花盆内。每月浇一次,连浇5-8次,花色就可以变成桔黄、桔红。 让花变蓝的方法是: 白色的杜鹃,用茶叶水经常浇,可出现蓝色花瓣或蓝条变种。

四、南方现在5月大棚长茄要沾花吗?

大棚早熟栽培番茄时,花期常因光照不足、温湿度不适,而影响其正常的授粉受精,导致落花落果。使用2,4-D(2,4二氯苯氧乙酸)、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等蘸花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加速果实膨大,增加产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产生药害从而造成减产。

防落素与2,4-D虽然都能使番茄坐果,但是两者的座果率有差异。也就是说同样的番茄植株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其座果率不同。2,4-D座果率高,但是它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有药害,只能用于浸花或涂花柄,费工。防落素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的药害较轻,使用较安全,可以喷花,工效快省工。

那么怎样选择蘸花药呢?实践证明,选择哪种蘸花药要根据番茄植株的长势来确定。番茄植株的长势不同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可以有效地减少番茄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长势过强或长势过弱的番茄植株都要选2,4-D来蘸花,只有长势中等的番茄植株才能使用防落素。

那么怎样区分植株长势强弱呢?植株茎秆上粗下细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叶含水量较多,这样的植株就是长势较强。如果茎秆上细下粗叶片小而薄叶色黄绿,茎叶含水量较少,这样的植株就是长势较弱。植株茎秆上下粗细均匀一至,叶片平展叶色脆绿这种长势比较适中。

大棚番茄蘸花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严格控制使用浓度。2,4-D在番茄上的使用浓度范围为10~20mg/L,须根据季节温度变化,确定合适的浓度。温度低时须提高浓度,温度高时则降低浓度。严冬用18~20 mg/L,早春用14~16 mg/L,以后随着温度升高降为,浓度过低保花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易导致僵果和畸形果。

二、在开花当天使用为佳。开花前使用,易抑制生长,形成僵果;开花后使用,会使植株幼叶畸形,降低保花效果,致使果易开裂。使用方法有涂抹法和浸蘸法。涂抹法是在上午8——10时,用毛笔蘸药液涂到花柄上。浸蘸法是把基本开放的花序弯入盛有药液的容器中,浸没花序后立即取出,并将留在花上的多余药液轻轻震掉。浸花的浓度应比涂花的浓度稍低些。涂抹法比浸蘸法效果好,但较费工,在生产上两种方式都有采用。

三、使用时,不要让药液滴到茎叶上。因为即使是较低浓度(12 mg/L以下)的药液也会引起幼芽和嫩叶卷缩,产生药害。每朵花只可处理1次,重复处理易造成僵果或畸形果。为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通常在配制药液时加入少量红色颜料作标记。在低温条件下,都要进行这种番茄的花序处理,否则会大量落花、难结果。

四、与其他措施相结合

1.蘸花保果应和疏花疏果相结合。每个花序的第一朵花容易形成畸形果,应在蘸花前疏掉。如果每穗花的数量太多,应先疏除较小的和畸形的花,一般每穗只留5~6朵花,坐果后选留3~4个果形均匀、整齐、无病虫害的果实。

2.蘸花应和防治番茄灰霉病相结合,番茄的花期是病菌侵染的高峰,蘸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如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品高,可防治灰霉病的发生。同时坐果后尽早摘除残留花瓣,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3.蘸花和其他栽培管理相结合,坐果后要及时放风排湿,调节好棚室内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防治,促进果实生长成熟,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上一篇:紫薇花在室内养好吗? 下一篇:什么花喜欢在黑暗的环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