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逛花市?
广州地处亚热带,长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水常绿、花卉常开,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誉。广州人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历史悠久。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就发现岭南人爱种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便赞誉这里都是“彩缕穿花”的人。汉代的广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已引入海外各种花卉。唐代广州的花卉已全国闻名,著名诗人孟郊曾描绘广州冬季仍然处处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蛮草延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这时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洋花的种植已很普遍,并开始出现花卉的买卖市场,当时广州卖花姑娘以彩绳穿起各种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游人。
清代中叶,广州已形成国内首创、闻名海内外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广州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一带形成花空枣市,数里长街,吐艳争芳,人潮涌涌,广州“花城”的美誉名副其实,在国内城市中,这一别称和美誉也仅广州独有。花市至今仍延绵不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广州的迎春花市越办越大,已分别在8个市属区举行,形成了花街总长数十里,几百万人同游花街的壮观景象。
广州有一个区叫“芳村”,区内有一条街叫“花地”,芳村以花闻世,素有“岭南第一花乡”的美誉。今天芳村仍是全国闻名遐迩的花卉产区和全国著名的花卉集散地。广州人爱花、养花、赏花、赠花的传统和情趣,直接带动了广州的花卉产业。广州目前已拥有花卉种植面积近10万亩,花卉品种2000多个,花卉年产值20多亿元,占全国的15%以上,这些指标均超过上海、昆明、北京等国一花卉大市。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全国盆栽观赏植物的生产、供应中心,全国花卉主要集散地和进日花卉的调运中心。广州的花卉贸易居全国第一,广州花卉价格左右着全国的价格。芳村花卉博览中心和花都南方花卉交易巾心是全国最知名的花卉市场。
广州的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次由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广州的花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广州独有的传统民俗。这与广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传统不无关系。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7℃,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广州地区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素有“花城”之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各种花卉的成长提供了极佳的生长条件。广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历来交通贸易十分发达,万商云集斗肆拆,经济繁荣,是一个鲜花需求量很大的市场。
广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当时广东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广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称为广东“四市”。特别是广州的花市,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游客之多,举国无双。“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这都说明历史上广州花市规模之大,还形成了夜市,并有了相对固定的地点。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节前几天,这就出现了“除夕案头齐供养,香风吹暖到人家”的景象。广州大规模的除夕花市定型于1920年以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至除夕深夜12时。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对花的追求更高。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花市的分布越来越广。在除夕前一个星期,广州定点花市的主要街道就实行交通管制,有关部门开始为花农搭棚架摊档售花。这些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每个花市的出人口处,还搭起绚丽辉煌、雄伟壮观的迎春花市牌坊。花农预早几天就开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陆续运来。腊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开始,那时十里花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