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该怎样防治病虫害呢?
桃树该怎样防治病虫害呢?
1. 桃树主要病害包括桃流胶病、桃腐烂病、桃缩叶病、桃疮痂病和桃穿孔病等。
2. 常见的桃树害虫有蚜虫、卷叶螟、叶螨、心蛀虫、介壳虫、天牛、桃小食心虫和甲虫等。
3. 防治措施:
- 休眠至发芽前:清除枯枝落叶,深埋或焚烧;冬剪时去除病虫枝条;翻转树盘,刮除病瘤和病斑。入冬前,使用5%细菌毒素水剂100倍液喷洒,随后涂刷树干和枝条。春季萌芽前,全树喷洒波美度5的石灰硫合剂。
- 萌发至开花期:花芽变为白色时,防治蚜虫和介壳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防治二斑叶螨,喷洒20%米其静胶悬浮剂2500倍液。防治病害,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并刮除病斑,用10倍843愈合剂涂抹。
- 果实膨大期:展叶后15天,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病害。花后防治蚜虫和二斑叶螨,使用0.3%苦参碱水溶液300倍液或20%虫螨腈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和桃小食心虫,喷施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卷叶螟,喷洒25%除虫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天牛幼虫的人工清除。
4. 桃树生病后,病枝会流出半透明的黄色液体(胶),尤其在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胶水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类似果冻,干燥后变为硬质。患病部位易受腐生菌感染,导致皮层和木质部褐化腐烂,轻则树势减弱,重则整株死亡。果实患病时,果核分泌黄色胶体,溢出覆盖果实表面,病部变硬。在严重情况下,果实会开裂,不宜食用。
桃树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桃,别名花桃、仙果,为蔷薇科木本植物。桃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诗经》上就有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的诗句,形容桃开花早结果盛的状态。民间视桃花为美丽、喜庆,果实为幸福、长寿。桃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疮痴病:主要为害果实、叶片,枝梢也可受害。被害果实病斑近圆形,紫褐色,无边缘,稍凹陷,上生黑霉,并可引起果皮龟裂,枝梢受病亦生紫竭色斑和黑霉,常流胶;叶片上病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或紫红色,易穿孔。防治方法:①剪除病枝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②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从落花后至6月问,每隔半月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洒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
细菌性穿孔病:为害枝条、果实及叶片。果实上致水渍状褐色斑点,随果实增大,病斑龟裂为疮痂状;枝条上形成众多的水渍状灰褐色圆形小斑点,形成枝条皮层的溃疡症状,叶片上生成数目众多的红褐色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小斑点,病组织后期脱落成为穿孔症状。防治方法:①彻底剪除病枝梢,及时清理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②桃树发芽前喷洒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展叶后喷洒的药剂参考桃疮痂病。
桃蚜:早春为害嫩叶和花,展叶后,受害叶不能伸展而扭曲成团,叶色发黄,严重时造成落叶。可分为两种:无翅胎生蚜:体长1.8~2.o毫米。体色多变化,黄绿色至赤褐色,背面有深绿色斑块,腹管长而圆筒状,先端有黑圈,尾片锥形,短而突出,略灰白。有翅胎生蚜:体长1.8~2.1毫米。头、胸、背部黑色,腹部黑绿色,背面有黑色斑块,头部额瘤显著向内倾斜。翅支脉分三叉,其它与无翅胎生蚜相同。
桃蚜全年可发生10-20代,以卵越冬,有转移寄主的习性。冬前在桃、杏、李树的芽腋、小枝叉、树皮裂缝处产卵,卵散产,卵被附着丝固定。早春4月孵化为千母,大都集中在苞叶、花芽处取食,多淡红或桔红色。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后,5月上旬产生有翅蚜,飞迁到夏寄主上行孤雌生殖。10月上旬又产生有翅蚜迁回越冬寄主上产生性蚜,雌、雄尾产卵,越冬。在温室内可常年进行孤雌生殖。防治方法:①春季开花前,卵全部孵化,但尚未大量繁殖和卷叶之前喷洒药剂防治。②花后至初夏,在有翅蚜飞迁以前,喷洒药剂。常用的防蚜药剂有: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50%对硫磷乳剂3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
桃潜叶蛾:主要为害叶部。幼虫孵化后,潜居子叶组织中,取食叶肉,形成弯曲的潜道,严重时叶肉食空,仅剩表皮,干枯破烂,影响当年结果和翌年抽芽。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枯枝、落叶。②成虫发生期,喷洒25%杀螟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敌百虫800—1000倍液。
桑白介壳虫:该虫近年在兰州地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成虫和幼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偶有在果实和叶片上为害的。被害枝干不能正常发育,凹凸不平,削弱树势,甚至枝条或全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是结合修剪,剪去虫枝,刮除虫块。二是防治越冬雌虫,喷洒石油乳剂(药4斤加水100斤),或用石硫合剂残渣,涂刷越冬雌虫。⑧幼虫盛发期喷洒50%混灭威乳剂或结晶敌百虫800倍液,或喷洒25%杀螟松可湿性粉剂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