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的病害问题?
一、油茶树的病害问题?
油茶的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6~8月发生在老叶上,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有不明显的轮纹。枝梢受害引起枯梢。防治方法:发病后用80%多菌灵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次,效果良好。
2.灰斑病:又称云纹叶枯病,多发生在叶缘处,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组织后期破裂、脱落。病组织越冬,风雨传播,伤口侵入,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3.枯枝病:叶片受害后叶色变淡,叶脉隆起,在嫩梢与老叶交界处出现坏死组织,随病态加重,叶芽萎缩枯死。防治方法:可用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或者用12.5%增效多菌灵在花叶芽伸出前喷洒。
4.山茶藻斑病:叶片正面现针头状灰色或黄褐色小圆点,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毡状物,呈灰绿色或黄褐色。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1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5.茶梢蛾:为害嫩梢,使其中空而枯,以幼虫在枝梢内过冬。防治方法:剪除病梢,幼虫为害时,可喷Bt乳剂500倍液。
6.红蜘蛛:防治方法:可用15%扫螨净乳油4000倍液,或20%三唑锡悬乳剂2000倍液或10%速效浏阳霉素2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效果都很好。
二、茶树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茶饼病 在高山茶园或低洼阴湿茶园均可发病 。 此病多发生于新梢嫩叶 ,花蕾和幼果也可发病 。
病斑多分布在叶缘和叶尖,初为淡黄色水浸状小点 , 后渐扩大为直径2-10毫米的病斑 , 病部叶面下凹 ,背面凸起呈饼状 ,故名茶饼病 。
防治方法:可在春茶前及每季茶结束后 , 各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喷洒茶丛 , 效果较好 。 喷洒后20天采茶 。 若用0.2-0.5%硫酸铜液更宜 , 效果良好 , 喷洒后10天可采茶 。
茶云纹叶枯病 病斑先在叶尖或叶缘发生 , 褐色 , 不规则形或半圆形逐步向内扩大 , 上生波浪状的轮纹 , 故名云纹叶枯病 。
防治措施:
1、冬季或早春清除有病枝叶 , 或秋茶结束后喷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抑制病害蔓延 。
2、采茶期摘除病叶可减少病菌再次侵染 , 或400倍灭均丹液防治 , 或50%倍液喷射受害叶片有较好效果 。
三、茶树的根部病害如何防治?
一、适当的采摘茶叶生产的要按时采摘幼嫩芽叶,减少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害如小绿叶蝉、叶螨类及部分芽叶病害基数。
二、合理修剪茶树在春季和秋季对茶采摘结束之后要及时的对茶树进行修剪,这样子才能有效的减少冰虫,因为修剪过后的茶树不利于病虫的生长。
三、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防治叶部病虫害,减轻在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
四、茶树的扦插方法?
一、山种茶树的扦插方法如下:
包括以下方面:
(1)扦插穗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母茶树,选取枝条后对下部进行双面30°切削。
(2)生根处理,使用抑制液涂抹切削部上部12cm范围,并在恒温条件下使用生长溶液浸泡处理。
(3)扦插前将苗床充分喷湿,待表土不粘手时再按茶树叶片长度画线,一般插穗行距7~8厘米,株距2~3厘米,以叶片不重叠为宜。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捏住插穗叶片下部将插穗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贴,以利发根。一般每亩可插20万~25万穗。扦插时,应尽量做到当日剪穗,当天插完,以保持插穗的新鲜。此外,可通过外源激素处理措施,促进插穗发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4、具体做法:①在扦插时,将插穗基部快速蘸取少量高浓度生根粉,边蘸边扦插;②将剪好的插穗在事先配制的5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0秒左右,捞出插穗扦插。
二、注意事项
① 土壤选择。沙质黄土最优,其通透性好,空气容量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及发根。
② 母树经打顶、抹芽12天左右就可以剪取插穗了,合格的插穗标准是长度25厘米以上,茎粗3~5厘米,穗条2/3已半木质化,穗条呈棕色或黄绿色,穗条剪下后必须及时剪成插穗。树龄太老的茶树不宜用来剪扦插穗。
五、吊兰出现的病害?
吊兰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生理性病害,叶前端发黄,应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检查,及时抹除叶上的介壳虫、粉虱等。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根部,每周一次,连用2-3次即可。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原产于南非。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肉质,叶细长,似兰花。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
六、小麦出现病害的原因?
1、患有全蚀病: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之后其茎基部和根部受到了全蚀病病菌的侵染,此时小麦的根茎会逐渐变黑,严重时小麦会枯死,最终会形成田间出现小麦白穗的现象。
2、患有根腐病:根腐病菌从胚芽、种子根、节间组织侵入植株体内,植株受害后其叶片及茎基部会形成黑褐色的梭形斑或条斑,且根部会产生黑色或褐色的病斑,最终植株会因根系腐烂而产生白穗。
3、患有纹枯病:病菌侵入植株的茎秆并形成梭形病斑,严重时造成茎基部腐烂,从而导致植株枯死和产生白穗。
4、患有赤霉病:小麦的穗部感染了赤霉病,该病害一般在扬花期和灌浆期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当小麦进入成熟期之后便会成灾。
5、低温:小麦受到了低温的影响,其分蘖和生长点被冻死,导致穗粒发育不完全、籽粒无法形成,因此出现白穗。
6、地下害虫:小麦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当虫田率达到90%以上时便会出现大量死苗和后期死穗的现象。
7、机械或人为损伤:小麦的茎秆受到机械或人为的损伤,导致植株失水无法向麦穗提供营养,因此小麦会出现白穗。
小麦白穗病怎么防治
(1)农业防治:采用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的方式来种植小麦,种植时要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以减少田间的菌源;多施有机肥和配方肥料,合理施用氮肥、磷肥、钾肥,以加快小麦的根系生长、促进拮抗微生物的繁衍、提高小麦的抗病力;选择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的抗病小麦品种作为种植对象,以减少发病几率;适期晚播,使小麦错过病菌的侵染期,同时要合理密植,以培育壮苗和增加田间的通风性。
(2)化学防治:按推荐用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药物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腈;若部分区域为病虫害混发区域,则可以将种子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
七、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
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按扦插种类可归结为枝插、叶插以及根插,有利于良种的推广,而且育成的茶苗品种纯一,长势整齐,便于采收和管理。
茶树繁殖是在保证种性的前提下,快速扩大良种数量,为生产 提供优质苗木或种子的一门技术。良种繁殖应尽量保持其优良种 性和纯度,以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茶树繁殖是茶树个体生长发 育的起点,选择的繁殖方法、繁殖过程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苗木 质量的优劣,以及新发展茶园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八、茶树叶部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①秋茶结束后施基肥,进行深耕,将土表病叶埋入土层内,可减少翌春初次侵染源②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作好抗旱防冻,促进茶树生长健壮,可减轻病害发生③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气温骤然上升,叶片出现旱斑时,可喷第1次药以进行保护7~8月高温季节,但旬均温高于28℃,降雨量大于4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0%时,将出现病害流行应即组织喷药保护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相应为15天6天10天和14天非采摘茶园也可喷洒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九、茶树扦插的方法是怎样的?
方法:
①枝插法包含长穗、中穗、短穗、箍条及老梗扦插等。用一根完好的茶树枝条作为插穗进行扦插称为长穗扦插,而把带四、五片叶的不完好枝作为插穗的称为中穗,三片叶以下的插穗称为短穗。短穗扦插。用材省且繁衍系数最高,是国际首要产茶国遍及选用的繁衍办法。中国多选用一叶插。
②叶插法:挑选完好的定型叶,从枝上削或掰下,使叶上带有有些木质部及芽,并迅速将叶下端的1/4至1/3刺进苗辅培育。叶插法难把握,成活率低。
③根插法有种根和根插等办法。种根:通常于3月上旬,把移苗时剪下的主侧根或挖取的茶根较粗大健壮的,剪生长5cm左右的小段,每穴种4、5段,覆土厚3-5cm。根插:将直径0.7cm以上的根,剪生长7-10cm的小段直接刺进苗床或顺次排入预先挖好的沟里(春秋时稍露一段于地上,在夏冬时则悉数刺进土中)。宜在天阴进行。
十、茶树短穗扞扦插后如何进行追肥?
答:苗圃追肥是培养壮苗的重要措施,但要掌握好适宜的时间和用量。夏秋扦插的苗圃,一般可在次年春季开始追肥,整个春茶期 间施4?5次。由于扦插苗幼嫩柔弱,不耐浓肥,追肥要掌握“淡肥 勤施”和“先淡后浓”的原则,初期最好施用加水10倍左右的稀薄 人粪尿或腐熟厩肥,如施用化肥,尿素的适宜浓度为0. 1%,硫酸 铵为0. 5%;当苗木长到10 cm以上时,浓度可增加1倍。每亩液 肥用量为1 000?1 500 kg。后期施用化肥时,可采用干施,但要 在叶片干燥时进行。尿素用量为每亩5?6 kg,施肥后需用扫帚 或树枝轻轻扫动茶苗,抖落肥粒,并浇水一次,以提高肥效。此外, 叶面喷施营养液,对促进茶苗生长,也有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