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蚜虫主要传播哪些病害?

发布时间:2025-02-18 05:3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蚜虫主要传播哪些病害?

1、使植株生长受阻、畸形:蚜虫往往群集在树木、花卉、苗木的嫩枝、嫩叶上,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中吸收大量汁液,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卷曲,甚至生长停止,花芽不开,植株提前老化、早衰。

2、传染病毒:蚜虫能携带病毒,再从刺吸伤口侵入花卉,造成二次侵染为害。目前已知至少有159种蚜虫可传带病毒。其中棉蚜可传107种病毒,桃蚜可传103种病毒,所带的病毒有些能导致严重的病毒病。

3、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蚜虫刺吸过多的植株汁液通过蜜露的方式排出体外,排出的蜜露覆盖在叶片表面,招引蚂蚁,感染霉菌,诱发煤污病,严重地影响着花卉呼吸和观赏效果。

4、形成虫瘿:蚜虫在吸取植物汁液的同时,将唾液注入植物体内,引起斑点、虫瘿、肿瘤等多种被害状,影响观赏效果。

二、蚜虫是虫害还是病害?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是一种虫害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三、玫瑰花蚜虫病害的表现?

是玫瑰花叶片萎缩,卷曲,甚至枯黄。蚜虫一般是群居生活,聚集在叶片背面和嫩枝上吸吮汁液,导致叶片长不大、扭曲变形、叶片表面黏稠时常有蚜虫迹象,严重时可能影响整个花园的观赏效果,给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玫瑰花蚜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极快,从而对玫瑰花并不友好。玫瑰花的生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蚜虫的吸食汁液也占据了玫瑰花的养分,形成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玫瑰花蚜虫病害,我们可以注意给植物留有适当的空间,保持通风,减少玫瑰花的疏密程度。此外,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手动或化学方法,如提高湿度或使用杀虫剂等来预防和防治蚜虫病害。

四、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

是害虫及土地污染环境污染对作物的影响(如作物传染性的各类病菌)

五、黄瓜病害的常见病害?

真菌性病害

黄瓜真菌性病害发病率高,为害严重。病害发生后,黄瓜植株出现组织坏死、腐烂等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害。

      

①猝倒病   

由德里腐霉侵染引起,一般在苗期发病,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生,可导致烂种、烂芽以及幼苗根茎部受到重创而猝倒。

      

②根腐病   

由甜瓜疫霉、尖镰孢、茄腐镰孢侵染引起,在黄瓜苗期与成株期内都会发生,可导致黄瓜根茎呈浅褐色腐烂状态,从而阻碍黄瓜的正常生长。

      

③霜霉病   

由古巴假霜霉菌(感染引起,可发生在黄瓜生育期的任何阶段。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使其出现不规则黄斑并且逐渐干枯,湿度较大时病斑处产生颜色发黑的霉层,严重时所有病斑连片,整片叶片全部枯萎,俗称为“跑马干”。

      

④白粉病   

病原菌为白粉菌属二孢白粉菌和单丝壳属单丝壳菌。苗期至结瓜期都可发生,但是易在生长后期或者植株衰弱时染病。该病害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使其黄化及组织衰老,但是此症状也会出现在茎和果实上。

      

⑤枯萎病   

该病害由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引起,在黄瓜苗期至结果期都可能发生。高温情况下,发病初期的苗子出现倒伏现象,傍晚温度降低恢复正常,病情加重则会彻底枯黄萎蔫,茎秆腐烂猝倒。

 细菌性病害

    

棚室黄瓜种植环境较为封闭,内部温度较高为细菌病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病条件,主要为害叶片,容易导致黄瓜组织坏死、腐烂甚至出现细菌溢脓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害。

      

①细菌性缘枯病   

在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经叶缘气孔、伤口直接侵入而发病,主要为害叶、果实、茎。叶片最易染病,先产生不规则状棕色水浸点再发展形成褐色点状病斑,最终可能会扩散到叶片中部形成大型水浸状病斑,使叶片因营养吸收受阻而坏死。

      

②细菌性角斑病  

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顶部的水珠聚集落下后可重复传播,侵染叶片、果实、茎。侵染初期叶片正面会出现一个淡棕色的多角形水浸状斑点,之后斑点面积逐步增加扩大变为灰白色,脱落成孔。病菌侵入果实中,轻则可能导致果实干裂、腐烂,重则扩展至果实内部导致种子带菌。

      

③细菌性叶枯病  

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生严重,通过侵染叶片气孔及伤口进行传播,集中发生在黄瓜植株中下部功能叶。侵染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斑点并且叶片边缘开始褪绿,随着病害加重,病斑颜色逐渐变为褐色,最终叶片干枯死亡。

      

④细菌性圆斑病   

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通过侵染叶片气孔或伤口发病。与叶枯病不同之处是侵染黄瓜叶片后,病斑先黄化后透明且变薄,菌脓在湿度大时不明显

病毒性病害

黄瓜种植范围广,种植品种多,成为很多植物病毒的寄主。病毒变异速度快并通过不同形式侵染寄主植物,致其减产甚至整株死亡。侵染我国黄瓜的瓜类病毒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瓜类褪绿黄化病毒   

通过烟粉虱以半持久方式在寄主植物之间快速传播,引起黄瓜叶片除叶脉以外的区域褪绿黄化,植株轻微矮缩,由下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新叶无症状。

      

②小西葫芦绿斑驳花叶病毒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通过叶片相互接触或者人为活动进行机械传播。

可对植物造成系统性破坏,具体表现为:叶片出现环形褪绿斑、局部畸形坏死,果实畸形,口感僵硬味苦,黄瓜产量降低,商品价值下降。

      

③黄瓜花叶病毒可在多年生寄主植物上越冬并在来年侵染不同寄主植物,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的传毒途径或机械摩擦等传播。

主要侵染黄瓜叶片,染病后的子叶会逐渐枯萎或者发黄,幼叶为深绿和浅绿相间的小花叶状并且褶皱增厚,情况严重则出现逆向反卷。茎节畸形,出现不同程度的伸长或缩短,可随叶片一起枯萎;果实出现绿色花斑且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凸起。

      

④黄瓜绿斑花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土壤以及其他毒株的枝叶传播,分为常见的绿斑花叶染病和黄斑花叶染病2种。

染病初期的子叶呈亮绿与深淡的暗绿相间斑驳,病斑部位突然隆起后产生瘤状物,严重时会使植株的叶片扭曲缩小,从而导致植株整体矮化,果实也产生瘤状物成为畸形瓜,产量降低并且口感下降。

2 黄瓜病害综合防治

实际生产中解决黄瓜病害问题应先预防再防治,运用综合防治手段避免病害发生,只有理清病害发病原因,精准识别病害症状才能对症下药,控制病害。

农业防治

     

种植前尽可能选取抗病丰产品种,培育无毒苗。种植时地势最好选择高处、向阳、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期间及时清理作物周边的杂草,并对温棚进行清洁,减少病源;适当施用有机肥,黄瓜理论最高产量的有机肥施用量为23.56 t/h㎡,与20 cm左右厚度的表层土充分混匀;控制栽培株距,保证黄瓜合理的种植密度,株距可保持在25 cm左右,行距保持在50 cm左右;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有效降低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六、曼陀罗蚜虫

曼陀罗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对许多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种小小的昆虫表面看起来无害,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却会给植物带来巨大的破坏。了解曼陀罗蚜虫的生物特征和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它们,对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产量至关重要。

曼陀罗蚜虫的特征

曼陀罗蚜虫属于深黄色至浅绿色的昆虫,长约1至2毫米。它们身体圆胖,表面有一层亮亮的粘液,常常使它们看起来湿湿的。曼陀罗蚜虫主要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它们会用它们的尖吻穿刺植物的表皮,然后吸取植物的汁液。

曼陀罗蚜虫通常在植物的叶子、花蕾和嫩枝上寻找食物。它们会在植物上留下小小的洞口,并排出类似蜜露的液体。这种液体往往会引来蚜虫的天敌,比如蚂蚁,它们会在曼陀罗蚜虫产生的蜜露上觅食。曼陀罗蚜虫还会分泌一种黏性物质,形成一种白色的蜜露结晶,这种结晶被称为“蜜露秧”。

曼陀罗蚜虫的危害

尽管曼陀罗蚜虫体型小小,但它们对植物的危害却不可小视。曼陀罗蚜虫吸取植物汁液造成了植物养分的流失,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甚至死亡。在农作物上,曼陀罗蚜虫的危害更加严重,它们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彻底失收。

曼陀罗蚜虫不仅通过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危害,它们还会传播各种病毒和真菌病。在吸食带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后,它们会将病毒带到其他植物上,使其他植物受到感染。这样,曼陀罗蚜虫不仅危害了自身所寄生的植物,也成为了病毒传播的媒介。

此外,曼陀罗蚜虫还会引起蚂蚁和其他天敌的出现。蚂蚁通常以曼陀罗蚜虫的蜜露为食,它们会保护这些蚜虫以确保蜜露的持续供应。蚂蚁在植物上爬行和寻找食物时,会破坏植物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剧对植物的伤害。

曼陀罗蚜虫的防治

针对曼陀罗蚜虫的危害,可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减少其对植物的影响。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曼陀罗蚜虫防治方法。可以引入曼陀罗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性蜂和花蛛等,来控制曼陀罗蚜虫的数量。这些天敌会以曼陀罗蚜虫为食,从而起到控制其数量的作用。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减少曼陀罗蚜虫的数量。可以使用喷水枪或气体火炬等工具将曼陀罗蚜虫冲洗或熏杀。此外,在农作物上覆盖起网罩或纱布,可以预防曼陀罗蚜虫的侵害。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是使用杀虫剂来消灭曼陀罗蚜虫。选择专门的杀虫剂,并遵循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在使用杀虫剂时,要注意不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其他危害。化学防治应谨慎使用,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夏季防控

在夏季,曼陀罗蚜虫的数量通常会增加。因此,在夏季可以加强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曼陀罗蚜虫的危害。定期检查植物的叶片和嫩枝,一旦发现曼陀罗蚜虫的存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曼陀罗蚜虫对植物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了解其特征和危害,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将有助于有效地控制曼陀罗蚜虫的数量,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七、蕙兰蚜虫

蕙兰蚜虫:症状、防治及管理方法的综述

引言:

蕙兰是一种美丽而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以其精美的花朵和清新的芳香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养护蕙兰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蕙兰蚜虫的发生。蕙兰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以蕙兰的嫩叶和嫩芽为食,给植物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将探讨蕙兰蚜虫的症状、防治以及管理方法。

蕙兰蚜虫症状:

1. 叶面出现白斑:蕙兰蚜虫会从蕙兰叶片的下表面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

2. 株体生长受限:受到蕙兰蚜虫的咬食,蕙兰植物的新生叶片会出现变形、矮化、卷曲等异常现象,导致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3. 蚜虫粪迹:蕙兰蚜虫会在叶子上排放一种粘性的液体,被称为蚜虫粪迹。这些粪迹可以吸引蚜虫的天敌,如蚜虫寄生性天敌和蚜虫捕食性昆虫,从而影响蚜虫的繁殖和生存。

蕙兰蚜虫防治:

1. 自然控制:引进蚜虫天敌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常用的天敌包括瓢虫、蚓蛉和盲蝽等。这些天敌可以帮助控制蚜虫的数量,减少害虫的繁殖。

2. 手工清除:当蕙兰植株上发现蚜虫时,可以使用手工的方式将虫害清除。轻轻拂去受害叶片上的蚜虫,以避免对蕙兰造成更多的伤害。

3. 重要性的讲究:蕙兰植株的生长环境对于蚜虫的发生和繁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注意保持蕙兰植株的健康,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增强其对抗蚜虫的能力。

蕙兰蚜虫管理方法:

1. 喷洒杀虫剂:在蕙兰受害严重时,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选择适合室内使用的杀虫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

2. 叶面清洁:定期清洁蕙兰叶面有助于防止蚜虫的滋生。使用温水蘸湿软布,轻轻擦拭叶面,以去除污垢和害虫。

3. 植物营养管理:经常检查蕙兰植株的营养状况,提供适度的养分供应。保持蕙兰生长健康,不仅可以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受损叶片的修复。

结论:

蕙兰蚜虫是蕙兰植株常见的害虫,给室内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通过了解蕙兰蚜虫的症状、防治和管理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并确保它们能够持续地呈现出美丽的花朵和清新的芳香。在蕙兰养护的过程中,加强观察和及时采取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蚜虫发生的关键。

该博客文章讨论了蕙兰蚜虫的症状、防治以及管理方法。蕙兰是一种受欢迎的室内植物,但其养护过程中容易遭受蚜虫的危害。文章提到蕙兰蚜虫的常见症状包括叶面白斑、株体生长受限和蚜虫粪迹。为了控制蚜虫的数量,引进蚜虫天敌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方法。此外,手工清除虫害、保持蕙兰植株健康、喷洒杀虫剂以及定期清洁叶面也是管理蕙兰蚜虫的常见做法。最后,文章强调了加强观察和及时采取措施的重要性,以预防和控制蚜虫发生。通过了解蕙兰蚜虫的防治方法,室内植物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珍爱的蕙兰植株。

八、在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类型?

1.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2.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九、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类型是?

农业病害类型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线虫病,其中真菌性病害占据了病害的80%左右。

病虫害分类: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指常年发生面积特别大或者可能给农业生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农作物病虫害;

二类农作物病虫害,指常年发生面积大或者可能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农作物病虫害。

在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类型为:

1、真菌性病害

(1)真菌性病害占据了病害的80%左右。

(2)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主要引发细胞膨大分裂。

(3)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主要引发霜霉病。

(4)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引发白粉病。

(5)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主要引发黑粉病和锈病。

(6)半知菌亚门的真菌,主要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

(7)芽孢纲病原真菌,主要引发枯萎病和黄萎病。

(8)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主要引发炭疽病。

(9)球壳菌目的真菌,病害类型多种多样:斑点型,危害叶片;溃疡型,危害茎,枝条。

2、细菌性病害

(1)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导致植株出现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症状。

(2)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是有菌脓溢出,病斑表面光滑。

3、病毒病

大多通过系统浸染的方式危害农作物,使其出现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症状。

4、线虫病

线虫寄生在植物的根、茎、叶、花芽、种子、果实上,吸收植物的营养,破坏植物的组织,造成机械损伤。

十、蚜虫的宿主?

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

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其中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萝卜蚜等重要害虫。

菜蚜,形小、灰绿色,有粉状蜡质覆盖物;群居在卷心菜、花椰菜、抱子甘蓝、萝卜等的叶背面。

麦二叉蚜是小麦、燕麦及其他小型谷物的大害之一。

五倍子蚜虫分别寄生漆树科盐肤木属盐肤木、滨盐肤木、红鼓杨、青鼓杨树叶上。

麦蚜除危害麦类外,还可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野生寄主有看麦娘、鹅观草、雀麦、马唐等。

菊小长管蚜寄主于白术、菊花、艾、野菊等

上一篇:揭开花卉细菌病害的神秘面纱:预防与治理全指南 下一篇:棕竹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