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种植油菜花要多久发芽
一、一月份种植油菜花要多久发芽
油菜花播种的时间与发芽的时间要看温度,20度以上,湿度适宜,1-2天就发芽,如果种在地里,从播种到出苗2-4天。
油菜花,别名芸薹,拉丁文名Brassica
campestris,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植物学上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在我国栽培较广,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多
在油菜薹花期,每隔一定时间喷1次磷、硼、锰等微量元素或复合有机肥的水溶液,可防止油菜花而不实。叶面喷施0.02%的硼酸溶液,可提高油菜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和千粒重。在荚果成熟期叶面喷施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可提高油菜产量及品质。
灌好开花水
油菜花期长达30天,需水量大,可根据土壤墒情灌水1~2次。
灌好荚果水
油菜终花后,可根据墒情适时灌溉。荚果期可灌水1~2次。病虫防治危害
危害
油菜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和病毒病。菌核病多发生在油菜开花期和子实期,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溶液进行喷雾防治。病毒病可通过防治蚜虫来减轻病害。防治蚜虫每亩可用40%乐果乳剂500克,加水配成1000~15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40%灭病威胶悬剂200克,加水75公斤配匀后,均匀喷布于植株中下部茎、枝、叶和上部花序上。
每到入冬天前第二期水稻收割后,10-11月的稻田便就进入休耕期间,播撒油菜花种,经过40几天后,稻田里就开满油菜花。最主要是把油菜当成绿肥植物、有机肥料来使用。
二、有机油菜怎么种植 有机油菜种植技术
有机油菜种植技术
1.高标准培育壮苗
(1)选用良种。选择湘杂油1号、2号或3号等优质油菜品种。
(2)准备苗床。苗床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接近水源的旱地、熟菜地,最好是近2—3年未种过油菜的砂质土壤,苗床与大田比为1:6。按1.6米分厢,每亩苗床施人畜粪20—30担、过磷酸钙40公斤、火土灰60担,混合拌匀堆沤7—10天,结合整地拌匀于表土层。
(3)适时播种。9月5日—10日播种,每亩苗床播种0.4—0.5公斤。先将每亩苗床用20—25担人畜粪水浇湿后播种,再用火土灰盖种至种子不外露为准。
(4)抗旱保苗。油菜播种后遇天气干旱,一般要求每天傍晚时分浇泼稀薄人畜粪水,出苗后坚持浇水抗旱。
(5)间苗定苗。出苗后间丛生苗,做到苗不挤苗;1—2片真叶时继续间苗,做到叶不搭叶;第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拔出小苗、杂苗、病苗、弱苗,去密留稀,每平方米留苗100—120株。
(6)追施提苗肥。当油菜苗出现第4片真叶后,每亩用腐熟人畜粪3担,兑清水5—6担进行浇施,定苗后用腐熟人畜粪4—5担,或尿素5—7公斤兑水10担泼施。
(7)防治病虫害。油菜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菜螟、猿叶虫等,多雨时注意防治猝倒病。
2.大田移栽适期、密度
湘杂油1号苗龄一般控制在30—35天。10月上旬开始移栽,10月中旬移栽结束。按宽窄行方式栽培,每厢两组4行,宽行5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21厘米,每亩密度以7000—8000株为宜。每亩用猪牛栏肥20担、土杂肥20担,过磷酸钙30公斤、硼肥1公斤、氯化钾5公斤混合沤制10—15天,移栽时施入穴内。
3、移栽质量要求
苗床泼湿后起苗,当天起苗当天栽完,大、小分开移栽。移栽时实行“四个一”,即一个穴、一把肥、一根苗、一瓢水,作到苗栽正,根理称,泼足水,施足肥。
4.施好“四肥”
一是提苗肥:分二次施用,第一次油菜移栽后7—10天,活蔸返青后结合第一次中耕,亩施尿素3—5公斤或人畜肥6—8担兑水泼施;第二次在11月下旬施用,亩施尿素4—5公斤,人粪尿5—6担兑水泼施。二是腊肥:12月下旬施用,亩施腐熟猪牛粪8—10担、氯化钾5公斤、草木灰3—5担,施于行间,然后结合第二次中耕松土,将肥料覆于根际。三是苔肥:油菜苔高5—10厘米时,亩施尿素4—5公斤、人粪尿4—5担,兑水浇施。四是硼肥:每亩油菜施用硼肥1.5公斤,分三次施:第一次用1公斤与土杂肥、猪牛栏粪沤制,作大田基肥;第二次用0.25公斤兑水40公斤,在油菜抽苔期结合施苔肥喷施;第三次用0.25公斤兑水40公斤,在油菜始花期喷施。
三、南方油菜什么时候播种
油菜在9月上中旬播种,在10月中下旬移栽。
培育壮苗
1、选择品种。选择适宜品种是油菜高产的关键,要求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双低”、高含油量等)、高抗(抗倒、抗耐菌核病等)等特性,如中双11号、华杂9号、常杂油2、3号等。
2、选好苗床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且2年以上未种过油菜的旱土或菜园土作苗床。苗床面积:大田面积以1:5/6比例为宜。
3、施足底肥。播种前精细整理苗床,按每亩腐熟猪牛粪1.25吨、碳铵2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氯化钾6公斤混合拌匀堆沤10天,结合苗床整理作底肥。
扩展资料:
关于欧洲油菜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500 年,它从北欧直到亚洲中国和韩国都有分布。欧洲油菜源于甘蓝 ( B. oleracea)和芜菁 ( B. rapa) 。欧洲油菜的染色体结合了甘蓝和芜菁的染色体组,因此它是一个双二倍体。欧洲油菜是异花授粉植物,并且不同变种之间可以进行杂交,所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其生殖过程可以很容易的被控制。
众所周知,同线性现象已经在十字花科植物中通过分子技术观察到了,利用拟南芥 ( Arabidopsisthaliana) 这一模式植物与欧洲油菜间的同线性关系,将拟南芥作为特定基因的来源,很多调控植物生理和形态特征的基因能够被识别和克隆。
两个欧洲油菜与拟南芥 phenylalanineammonia - lyase 1 基因同源的 cDNA 被 Ni 等人成功的克隆、鉴定及表达。简单来说,提高欧洲油菜观赏特性的育种目标主要以改变花瓣的数量、改变花朵的大小和植株的高度为主。
如果育种目标性状是单基因调控的,首先要找到拟南芥中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 例如,基因枪法,Ti 质粒等) 将这些基因转移到欧洲油菜基因组上,若转基因成功并且能表达出稳定的性状,那么就可以宣布一个新的栽培种诞生了;如果目标性状由数量性状基因座控制,则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育种方法来获得这些性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