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草莓上一般都有什么病害?

发布时间:2025-03-25 10:1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一、草莓上一般都有什么病害?

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 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 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 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 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

虫害防治

线虫: 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一是烧毁病株,用敌百虫乳剂400~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

蛴螬: 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在危害期灌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也可结合浇水向流水中滴入水胺硫磷,每667㎡用药1千克。 草莓卷叶蛾: 每年4~5月份虫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吃叶,并把叶卷起来在里面吐丝结网继续危害。 防治方法: 开花前和采摘后,用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广东地区草莓种植的病虫防治方法?

广东地区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白粉病。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800倍液喷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防。白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防或用10%世高2000倍液喷雾。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菊酯类、蚜虱净、扫螨净等低毒高效农药防治。但在果实采收期严禁使用。

三、草莓苗最容易得的有哪些病

白粉病,蚜虫,红蜘蛛,根腐病等其余的都不怎么记得了。。反正勤摘老叶子就会好很多~

四、草莓病毒病怎样防治?

草莓病毒病和类病毒病是危害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目前世界各地已报道的草莓病毒及其类似病害有25种。草莓病毒是以蚜虫、线虫为主要传播媒体,危害面广,可使草莓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据试验统计,由于病毒病的为害,可使草莓减产20%~30%。一、发病症状草莓病毒病多表现为斑驳、黄边、皱叶、镶脉等类型。大部分草莓病毒具有潜伏侵染特性,一种类型侵染症状多不明显,发病多是两种或几种类型复合侵染引起。表现为植株矮化、或黄化,叶片上出现黄白色、不规则的腿绿斑纹,小叶伴有轻度扭曲,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下弯或全叶扭曲变形,叶面皱缩,叶脉、叶柄上产生黄白色或紫色斑等。二、发病规律该病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主要在草莓种株上越冬,在田间通过蚜虫传毒,病毒病的发生程度与草莓栽培年限呈正比,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但品种抗性易退化。三、防治方法1、预防方案:在缓苗期,一般覆膜后,使用《病毒Ⅱ号》450倍液,同时添加渗透剂如牛奶、有机硅等,进行喷雾,连喷2次,2次间隔期3—4天。2、控制方案:使用《病毒Ⅱ号》300倍液+纯牛奶0.5Kg,进行喷雾,连喷2—3次,间隔2天。病情严重时,可使用《病毒1号》40克+纯牛奶0.5Kg兑水15KG进行喷雾。四、注意事项:1、产品需单独使用,现配现用。2、溶解TY病毒1号时,水量应需在10斤水以上。3、严格防治蚜虫。

五、草莓根腐病怎么防治?

草莓根腐病病菌来源主要是土壤带菌和苗自带菌。病菌原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很多年,在秋冬季节的温湿度下,这些病菌原会侵入草莓植株根须,从而导致植株根系出现病斑。病斑经过繁殖后,会借助灌溉水进行传播蔓延。同时草莓在移栽时容易造成伤口,病菌也会随着伤口感染植株。

发病症状

草莓根腐病主要为害根系,发病初期侧根或新生根比健康植株根系明显短小,颜色偏暗,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后,生长稀疏。随病害发展,导致根部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部分叶片变褐、缩卷至坏死,逐渐向心叶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

发病环境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灌水过多,发病严重;当棚内地温为10度、室温为20度湿度60%以上时,病菌繁殖迅速;春秋多雨年份易发病。

防治措施

1、草莓种植时实行土地轮作、高温闷棚杀菌、高温消毒:每亩地使用石灰氮120公斤进行高温消毒。在覆膜浇水盖严后闷棚达25天以上,这样可以有效杀灭土壤病菌和虫卵。

2、种植时选择无病苗、高垄栽培定植:定植时遵循“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原则,将植株根须直立入穴。定植后应反复进行植株整理,扒土露心,摘除老叶病叶。

3、科学施肥:“见干见湿”肥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残体。根据草莓生长规律,遵循合理施用有机肥、饼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适量减少氮磷肥使用的施肥原则,促使草莓健壮生长。

4、预防为主:草莓定植之前,需进行杀菌处理。根部要蘸药剂可选用阿米西达、恶霉灵等杀菌剂,切记药剂不可进入植株心叶;缓苗期和开花前分别喷施或灌根,可选用药剂有广谱杀菌剂,使用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原则;对已经发生根腐病的大棚草莓,要及时拔除病株,选用两种药剂的复配混合液或选择防治根腐病的对症药剂进行灌根。

上一篇:一月份种植油菜花要多久发芽 下一篇: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