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种植方法有哪些 分享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牡丹花种植方法有哪些 分享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中国牡丹花的人都知道,想要种好牡丹花是一件很难的事,一般来说,种植技术不过关,想要牡丹种子发芽都很难。所以,要想把牡丹种植成国色天香的名花,我们一定要掌握牡丹花种植方法,那么,牡丹花种植方法到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牡丹花种植方法有哪些 1、适地种植 “湿度”是它生存的主要因素,即使短期的淹水也会造成伤害,轻的伤根﹐叶变黄,严重的烂根,枝叶枯死,长期水量偏多的牡丹,开花颜色平庸,所以最好种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又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才能根深叶茂,开花时花大色鲜。种时2棵之间距离4-5尺,离开大树至少7尺,以免养分被吸走。南部热带地方则选侧方有遮阳之地为佳。 2、适时种植 秋季是栽种牡丹的最佳时期。因为牡丹具有春天开花,夏天开始花芽分化,秋天发新根,冬天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因此秋天种植有利于促发新根,并促使第二年春天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俗语说“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虽有言过,但也确实,因为春季分栽牡丹,根部来不及恢复,地上部分枝叶已迅速生长,造成营养供需失调,植物元气大伤,不会开花,需要多年养护才能生长正常,造成养花者看花时间上的浪费,植物也受了伤。 3、适时、适量浇水 初栽时务必浇透水﹐以驱逐土中气泡﹐寒冬冷气不致伤根。平时浇水以不积水为原则﹐并看当地情况﹐适量而为﹐牡丹不喜多水。不像玫瑰等需每天浇水,所以请选择距离自动浇水系统远一点之处种植。 4、适时、适量施肥 牡丹性喜肥,施肥是栽培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新种的第1年﹐不施肥﹐从栽种后第2年开始﹐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牡丹开花前15~25天左右﹐一般而言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间﹐这时叶子还未充分展开﹐同化作用不强﹐但枝叶花蕾生长旺盛﹐需要大量的养份促进生长。第二次在开花后半个月内进行﹐这时正是枝叶生长旺盛和花芽开使分化的时候﹐施肥有利于牡丹恢复健壮生长及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形成﹐为来年开花打下基础﹐这时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次在秋冬之季施用﹐份量可多些﹐有助于牡丹的过冬保护。肥料用全肥﹐可施用市面上所售的玫瑰肥即可。 5、合理的修枝、拿芽、摘蕾 修枝的目的在于保持牡丹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平衡﹐至于每株留多少枝﹐依不同品种而定﹐一般而言﹐每株留5~8枝﹐所以春天地上新芽冒出时﹐有选择的剃除﹐以免日后枝干太多﹐影响树型及养份﹔所以修枝可决定植株的树型﹐并使其通风透光﹐去除枯枝、老枝、病枝可避免生病﹐合理数量的枝干﹐养份集中﹐才能有优雅健壮的牡丹﹐开出大而亮丽的花。 最后,上面的种植技术你学会了吗?其实,基本只要用心了,牡丹花也是很容易栽培,了解它的种植技术后,几十年百年的牡丹在自家庭院,年年开花不是困难的事。
牡丹花的四种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四种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四种繁殖方法,牡丹花的繁殖方法一般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也叫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则包括了分株、嫁接及扦插繁殖。分享牡丹花的四种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四种繁殖方法1 1、播种。牡丹种子在8月上旬成熟后及时采收,立即播种。播种过晚,种子来春不宜发芽。播种牡丹5-6年才开花,故此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2、分株。是将一棵牡丹分成数棵小牡丹进行栽植的方法。分株多在“秋分”至“寒露”期间进行,分株时可将4——5年生的牡丹棵挖出,去掉附土,日晒1——2天,让其根部失水变软,按自然生长势从根部(五花头处)劈成数棵,每棵需带有部分细根,植株大、芽子多的可分株多一些,否则就少分。分株后的小棵就根据“五花头”上的芽子多少进行修剪老枝,有2——3个芽的老枝宜留10厘米,5——7个芽的老枝宜留5——7厘米。只有一个嫩芽的可不修剪。剪枝后还要修剪根部,将粗根和中等根剪去(作丹皮加工入药),小根或细根全部留下,小根细根少的可留粗根或不剪。若发现有病株,可用药浸根后栽植。
3、嫁接。嫁接是用一繁殖稀有品种或同株上着有不同花色。嫁接的时间可在“处暑”至“寒露”时间,最佳期“白露”前后,成活率达80%——90%,砧木可选芍药根,牡丹实生苗,接穗要选择植株下部生长的一年生壮枝,长6——10厘米,带有健壮顶芽和2——3个侧芽的,接穗要随采随用,暂时不用的要保护好。选择接穗品种主要有朱砂垒、盛丹炉、赵粉、状元红、姚黄等。嫁接的方法有嵌接或劈接。砧木直径粗时,可采取嵌接,砧木接穗粗细相近时可采取劈接,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使接穗与砧木的皮部形成层紧密结合为佳。
4、扦插。 牡丹扦插不易生根,贵在掌握适宜时间。多在“白露”至“秋分”期间,将切下的1——3年生无病、健壮的牡丹枝插入湿润土壤之中,15天可天可长出新根1——3条,长达0.3——0.5厘米,60天新根可长到1——3厘米,数量可达5——7条。为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北方产区,多用500×10-6——1000×10-6的赤霉素或500×10-6的萘乙酸溶液处理枝条,其效果很好。
牡丹花的四种繁殖方法2 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多在秋分至寒露进行,首先将生长健壮牡丹株挖出,去土日晒变软。接着自然生长趋势劈成数颗,每颗需带有部分细根,植株大、芽子多可分株多点。分株后进行修剪老枝,只有一个嫩芽可不修剪。
有2-3个芽的老枝可留10厘米,5-7个芽的老枝可留5-7厘米。在剪枝后还需剪根部,将粗跟和中等根剪去。小跟或者细根留下,当发现有病株时,可以用药药浸根后栽植。
2、嫁接
嫁接可选在9-10月,成活率较高。首先接蕙时择牡丹下部生长一年生壮枝,长为6-10厘米,带有健壮顶芽和2-3个侧芽的`,接蕙要随采随用,如若不用的就要保护好。
选好接蕙后,在接蕙下部芽背面斜削一刀,成马耳形,再在马耳形另一面斜削成契形,使嫁接后两面都能接角到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组织,比较易成活。
3、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首先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扦插枝条应由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扦插时候在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4、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在播种前对土壤消毒,土壤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再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5、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方法。首先将枝条压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压埋,不脱离母株,土壤保持湿润,技条被埋处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为新株。
6、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组织细胞的全能性,利用牡丹的胚、花芽、茎尖、嫩叶和叶柄进行离体培养。将这些材料放入75%的洒精中浸泡5~10分种,并立即投入无菌水中洗涤,然后在5%的安替福民溶液中浸7~10分种进行表面灭菌,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最后放在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