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调查报告咋写?
一、植物 调查报告咋写?
给你篇范文吧
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便是描绘了西溪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
据了解,湿地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6个植被型组。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科5属5 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07种。水生植物有芦、菱、萍、莲等,两岸栽植的植物有柿、柳、樟、竹、桑、李、桃、榆、鹅掌楸、莲香树、枫杨、木槿等。其中桑、竹、柳、樟、莲等乡土树种在湿地区域内的种植历史较长,尤以芦苇、荻、柿、梅最具种植规模和景观特色。现保存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范围内就有2802株。
二、小学生写作指导:如何写植物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观察的重点是植物的干、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以得到第一手材料。还要抓住特点,有目的地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的不同,写出它的特点。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植物的顺序和写景物的顺序并不完全一样。景物的面积大,视野开阔,观察点可以不断变化。而写植物往往集中在一种植物上,如摄影的近镜头一样。虽然观察点就只是一种植物,但也要有顺序。可以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3.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在写作文之前,不妨先读读本单元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不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写出了杨梅的惹人喜爱之处,还具体写了一件事:小时候杨梅吃得太多,牙齿都酸倒了,把情感推向高潮。
首先要写出为什么喜爱,也就是喜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表达出喜爱的感情。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写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这是作者带着喜爱的情感联想的结果。如果写成:杨梅树的叶子是狭长的、四季长绿的,则显得很平淡,没有感情。通过合理的联想,把静物写活,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充满真情实感。
三、如何写植物无土栽培的实验报告
观察计划
栽培对象:大蒜(七枚)
准备材料:玻璃皿一个,一坨大蒜(七枚),少许清水。
栽培办法:将大蒜放入盛有少许清水的玻璃皿中,置于阳光下。
观察记录
10-01-31第一天:无明显变化。
10-02-01第二天:同上。
10-02-02第三天:同上。
10-02-03第四天:大蒜底部根须伸长,约为0.5CM。
10-02-04第五天:根须略有长长。
10-02-05第六天:大蒜中有两瓣生芽,均约为2Cm『01、02号』。
10-02-06第七天:『01幼芽』2.4CM,『02幼芽』2.2CM,新生的『03幼芽』1CM。
10-02-07第八天:『01幼芽』2.7CM,『02幼芽』2.4CM,『03幼芽』1.5CM,新生的『04幼芽』 0.8CM。大蒜根须长长,约为1.5CM。此时大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三枚,一部分四枚。
10-02-08第九天:其余三枚大蒜皆已长出幼芽,但还未完全长出,冲破外皮。其余各部无明显变化。
10-02-09第十天:『01幼芽』3CM,『02幼芽』2.5CM,『03幼芽』1.7CM『04幼芽』1CM,新生的『05幼芽』0.6CM。
10-02-10第十一天:『01幼芽』5CM,『02幼芽』4.6CM,『03幼芽』4CM,『04幼芽』3.2CM,『05幼芽』2.3CM,新生的『06幼芽』2.5CM。『05幼芽』芽尖分裂。
10-02-11第十二天:『01幼芽』5.2CM,『02幼芽』5CM,『03幼芽』4CM,『04幼芽』3.8CM,『05幼芽』3CM,『06幼芽』2.8CM。新生『07幼芽』2.6CM。根须长到2.4CM。
10-02-12第十三天:『01幼芽』5.2CM,『02幼芽』5CM,『03幼芽』4.2CM,『04幼芽』4CM,『05幼芽』3CM,『06幼芽』3CM,『07幼芽』3.3CM。
附:10-02-26第二十七天大蒜长势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