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花卉与生活》 学校:辽宁省沈阳市法库 县慈恩寺乡中心校 年级:五年级 主讲教师:史克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花卉与生活》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种植花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实践中对花卉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并从中掌握一些科普知识。活动准备:教师提供花卉种植基地,花卉信息网址,有关资料。学生去基地实践,走访调查,上网搜集材料等。活动课时:三课时。本课为第三课时。活动内容:第一课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确定小组活动内容。 第二课时:去基地,市场调查,实践。分组整理。 第三课时:成果交流与汇报。活动过程教 师 指 导 思 路学生学习方法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成果 1、各小组按照自己的汇报顺序由代表汇报。 2、评选出:“实践活动 优胜组” 四、实践总结1、欣赏歌曲《花仙子之歌》2、每人用一句话表达出对这节课的感受。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第一课时我们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确定了各小组的活动内容。第二课时我们走向社会去种植基地实践,到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去完成任务。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急于向大家汇报,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展示的机会。 小组归纳所调查采访的资料、图片等,选出汇报代表,准备汇报。 分四个小组,采取灵活多样的汇报形式展示各小组的成果。 形式:资料汇报。图片展示。播放在花卉种植基地实践的录像。(插件附视频资料)盆栽花卉实物展示说明。采访园艺专家录音资料。小品表演展示花卉作用。 组织学生公平评选(由代表选出)同时肯定其他各组成绩。 欣赏乐曲,愉悦心情。 让学生说出心里所想,教师做适当点评。 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这种勤学善思,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好品质。 齐答: 《花卉与生活》 整理资料,讨论汇报形式选出汇报代表。 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展示自己小组的特色,体现多样性。1、居室花卉调查小组:上网分类搜集资料。2、花卉品种调查小组:图片展示加以说明。3、花卉栽培管理小组:①大屏幕播放小组在种植基地活动录像资料。②各种花卉实物展示并介绍。4、花卉功能作用小组:①采访专家的录音资料。②头饰表演。展示花卉的不同功效。 各组评选优胜组并进行表奖。 学生欣赏歌曲,随唱歌曲。 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通过各种形式的汇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给学生设计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感受成功喜悦。体验探索与实践的乐趣。 陶冶学生的性情。感受生活的美丽。培养总结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全课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参与社会调查、采访、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感受到了与现实社会直接对话。由于全部活动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资 源 支 持此活动设计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源支持内容 居室花卉调查方面:登陆云南花卉信息网、广西鲜花与生活网、新浪网http://bj.sina.com.cn 2001年03月22日7:22华商报下载内容资料等,分别查阅了卧室、客厅、书房、阳台等适合摆放哪些花卉,忌放哪些花卉。花卉品种方面: 走访了法库县花卉市场,拍照并询问了卖花人一些花卉方面问题。栽培管理方面: 去县一花卉种植基地实践,以录像形式取得第一手资料。从基地购买了一些典型盆栽花卉。花卉作用方面: 采访了县园艺站的工作人员,去县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花卉作用方面的书籍。
如何对居住小区进行园林绿化
一、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 现代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随着生态园林的发展,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来建设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良性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把大自然引进人们生活,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和相互协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在居住区绿化中必需借鉴城市绿地中植物的丰富搭配类型,如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实际应用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居住区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现代居住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
2.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断 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相变化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区绿地应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三、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居住小区中植物的具体选择方案。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 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 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 如垂柳、栾树等, 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 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 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红檵木球、海桐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 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 如桧柏球、千头柏,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 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2.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⑴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⑵ 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⑶以草本花卉弥被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游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