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鱼养殖技术
一、花鲢鱼养殖技术
花鲢鱼养殖技术
鱼种池的面积需达到4-8亩,水深需在1.5-2米。放养前应施用有机肥料,适量施用花鲢基肥,避免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夏花放养通常在5-6月份,采用混养方式,兼顾白鲢、鲤鱼等不同鱼类。混养能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利用率和节约饲料。
饲养管理时,花鲢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要求水体肥沃,浮游生物量充足。放养前施基肥,夏花放养后施绿肥、熟粪肥,定期注新水,保持水体颜色为褐绿色。饲养时注意“四定”原则,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日常管理包括每天巡塘,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清除池边杂草和腐败物,保持池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调整投饵量,做好防逃、防盗和病害防治工作。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度以下,鱼不再摄食。此时需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深水池中越冬。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择晴朗天气拉网,确保操作细致,避免鱼体受伤,蓄养池水深需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少污泥。结冰时需防止缺氧,避免水鸟危害。
二、花鲢鱼怎么养殖
一、花鲢鱼的养殖技术
1、建鱼塘
首先养殖的第一步就是先将鱼塘建好,鱼塘的建地要选择在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然后建鱼塘的面积要根据养殖户的养殖密度和养殖数量来决定了,最好是建大一点,一个养殖户可以包4-8亩鱼塘,如果有养殖经验和技术的朋友可以尽量养多一点,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将盈利达到最大值,鱼塘的深度最少要有两米,在底部要铺上腐熟的牲畜粪尿肥或者其他有机肥,肥要经过稀释后才能使用。
2、放养鱼苗
建好鱼塘后接下来就可以放养鱼苗了,放养的方式又有两种,分别为单养和混养两种方式,混养从书面意思理解就是将其和其他品种的鱼放在一起养,这样可以使鱼塘中的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可以使各种鱼都能够顺利的生长,这种方式使用得当的话其利润是可以很高的,另外就是单养了,单养就是直接投苗,不需要掺入其他的苗种,按照一般的流程来就可以了,很简单。
3、日常管理
花鲢鱼这个大头鱼一般在自然环境中成长时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所以在鱼塘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勤于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卫生,也可以人工的在水中制造出一些可食用的水生浮游物,再加上平时人工喂食饲料,饲料的喂食要定期喂食,饲料要多元化一些,不要太单一,可以每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更换,这样是最好的,对于营养需求能够满足。
4、越冬管理
在将要进入冬天的那段时间气温下降的特别快,温度越低花鲢鱼的活动频率也会越低,特别是温度降低到十度以下后花鲢鱼的身体活性就会变得非常差了,几乎不会再进食了,所以我们要尽量所有的鱼放在一起来养,增大养殖密度,这样就会好很多,在这时要尽快将其上市售卖,等到第二年就可以重新养新苗了。
二、花鲢鱼的缺氧问题
在一开始建塘的时候要将水的肥度做好,增加土壤中溶氧量肥力度,再一个就是鱼塘中的肥力一定要足够,另外就是鱼塘中的增氧机的数量要足,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足够才是最重要的,水中的含氧量充足可以大大降低花鲢鱼的死亡率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三、花鲢鱼养殖过程里十条关键的提醒有哪些
花鲢鱼养殖有十条关键提醒。一是池塘选择,要选面积较大、水深 2-3 米、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池塘,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二是苗种投放,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苗种,合理控制密度,一般每亩投放 800-1200 尾。三是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定期加注新水,每 10-15 天换水 1/3 左右,适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溶氧充足。四是饲料投喂,以浮游生物为主,可适当补充人工饲料,根据鱼体大小和水温调整投喂量。五是日常巡查,每天多次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和水质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六是病害防治,定期对水体、饲料和工具消毒,做好预防。七是水温调控,花鲢适宜生长水温 20-30℃,夏季高温注意降温,冬季低温做好保暖。八是分塘管理,随着鱼生长,及时分塘,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生长。九是防逃措施,检查池塘堤坝和进出水口,设置防逃设施。十是记录管理,记录养殖过程各项数据,为后续养殖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