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辣椒什么病害最多

发布时间:2025-03-26 22:16编辑:白云鲜花网归类:病虫害防治

辣椒什么病害最多

辣椒灰霉病

症 状 在辣椒苗期发生严重,可造成烂腰与烂头症状。近年由于保护地栽培面积扩大,呈逐年加重趋势。病初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着生子叶的幼茎。茎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发生规律 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可喷1:1:20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辣椒灰斑病

症 状 病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表面稍隆起,初为褐色,后渐变为灰褐色,周缘有黄色的晕圈,重病叶可布满病斑。发生规律 多雨、潮湿时易发病;缺肥缺水,植株生长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若大田发病,可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隔一周喷1次,连喷2-3次;也可喷15%粉解除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喷70%甲基托布津津有味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周1次,连喷2-3次。

甜(辣)椒疮痂病

症 状 幼苗叶片发病,病斑水渍状,常没脉发生。叶片畸形。7-8月高温多雨时,尤其在暴风雨中最易发生和流行。连作地发病较普遍。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1:200波尔多液、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60%DTM可湿粉剂500倍液或14%铬氨铜水剂3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椒日烧病

症 状 辣椒果实向阳面退绿变硬,加淡黄色,皮革状,病部表皮失水变薄易破

发生规律 一些叶子稀疏的品种,在天气干热、土壤缺水,或忽雨忽晴、有雾等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选栽抗病品种,与高秆作物间作。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灌水。防止早期落叶类病害的发生(如炭疽病等)。

辣椒软腐病

症状 病斑水渍状,先呈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病果腐烂发臭,常脱落,或留在枝上,失水干枯后呈白色。发生规律细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雨水、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 彻底治虫,消灭虫害于蛀食前。

甜(辣)椒炭疽病

症状 果实发病,初在果面产生水浸状黄褐色圆形斑点,扩大后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明显凹陷,暗褐色,中央灰褐色。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椒菌核病

症状 茎部或枝叶分叉处受害,开始产生水渍状汪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病部腐烂,并长白色菌丝体。发生规律 病菌菌适宜发育温度为15℃-24℃,一般春秋雨季温暖多雨时发生;低洼地、排水不良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药土围在幼苗根茎处,药土的配方是:用4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0.5千克,加细土100千克,拌匀即成。

甜(辣)椒病毒病

防治方法 播前种子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20-3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在分苗、定植前和花期喷洒硫酸锌500-1000倍液;及时追肥浇水,抓好花期、幼果期及果实膨大期的肥水管理是防病的关键;种植高秆屏障作物(玉米)等,以减少蚜虫传毒;采用铝银膜避蚜或及时治虫;发病胶或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等,隔10天喷洒1次,连续喷2-4次。

辣椒疫病怎样防治

辣椒疫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借风、雨、灌水及其他农事活动传播。发病后可产生新的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氮肥使用偏多、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结合土壤深翻后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定植辣椒苗之前和定植当天,分别细致喷洒两次护树将军杀菌消毒,做到净苗入室,减少病害发生。

(3)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在辣椒的开花期、生长期、成熟期及时喷洒辣椒壮蒂灵,提高番茄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调控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长势,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4)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使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夜晚维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番茄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

(5)在化学防治上,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定植后,适时喷洒护树将军1000倍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可选用以下药剂: 70%甲霜灵锰锌或7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25%瑞毒霉600倍+85%乙磷铝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等。以上药液需交替使用,以便提高药效,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提高防治效果。

上一篇:小麦病害有哪些 下一篇:玉米苗期病害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